第2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到要保護自己翻身的果實,必須徹底消滅土匪,因而一有匪情他們就自覺地放下農活,持槍拿刀帶著乾糧配合解放軍上山剿匪。
在黃坑,一遇匪情,幾個村的群眾一齊出動,將土匪團團包圍,逐個山頭搜尋,群眾稱這種戰術為“抄山豬”“梳蝨子”。
由於民兵群眾熟悉地形,哪裡林密坡陡,哪裡有紙廠瓦窯,那裡有山洞巖|穴,都一清二楚,他們帶著大軍窮追猛打,土匪無法躲藏,只有束手就擒。
1951年4月的一天,瑤山一位70多歲的老瑤民發現了匪首李培英的蹤跡,跑了30多里山路,氣喘吁吁地來黃坑鄉政府報告。剿匪大軍、區中隊戰士和民兵共80餘人立即出動,由這位老瑤民帶路連夜冒雨挺進瑤山。天亮前,軍民就將李培英藏匿的狗頭山山谷包圍起來,經過細心搜尋,鑽進一堆乾枯茅草裡的李培英,顫抖著身子被揪了出來。
黃坑殘匪只剩下李志超和他的兒子李龍茂以及堂弟李餘芳三人,他們落入法網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5。 坳頂上有兩灘血
經過剿匪、土改和複查,人民政權更加鞏固,民兵組織也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提高了戰鬥力,成為一支保衛人民政權,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階級敵人的可靠力量。
()免費電子書下載
1952年5月21日晚,夜莊民兵隊長李漢文和民兵劉忠來在夜莊至水村的路上巡邏,當時已是深夜,沒有月色。
他倆走到鹿頭坳頂時,突然發現對面有兩條黑影正向坳頂走來,於是馬上在路邊趴下,緊扣步槍的扳機,警惕地注視著前面的黑影。
這兩黑影愈走愈近,大約距離30米時,李漢文突然大喝一聲:“誰?”
兩條黑影沒有回應,轉身就跑,他倆眼疾手快,“砰!砰!”向黑影打了兩槍。由於情況不明,人又少,兩人馬上回村,一面派人向鄉政府報告,一面組織民兵圍捕。
16。青山麗水斬妖魔(4)
次日清晨,李漢文帶領夜莊幾十個民兵來到昨晚事發地點,只見地面有兩灘血,通往路邊的草叢還有一滴滴血跡。大家分析:這兩個“黑影”受了傷,一定走不遠,還躲藏在附近。於是,民兵們遁著血跡搜去,發現離坳約200米處有個小巖洞,李漢文指揮民兵將巖洞包圍起來。
這個巖洞看上去大約一米左右,洞前有一些亂石和矮樹遮蔽著。
民兵們向巖洞高喊:“喂,裡邊的人快出來,不然老子的子彈不長眼睛了!”洞內沒有動靜。幾分鐘後,突然洞裡伸出一個人頭,朝民兵猛打了一槍。
民兵們火了,集中火力向巖洞掃射,只見一個匪徒倒下了,手中的駁殼槍掉在洞外;另一個匪徒剛爬起欲撿起地上的槍時,被民兵的子彈打中了。民兵們奮不顧身地衝到洞口一看,被擊斃的兩個土匪竟是李餘芳和李龍茂。
原來這兩個頑匪昨晚從山上下來,打算到水村李餘芳的舅母家搞糧食,正好遇上民兵李漢文、劉忠來,一槍打來,李匪被打斷了腿,流血不止,行走不得,只好爬進路邊的小巖洞裡藏身,沒料到卻被緊追而來的民兵發現了。
6。 老伯與悍匪
李餘芳和李龍茂被擊斃後,匪首李志超成了“光棍司令”,終日膽戰心驚。但他畢竟是個老奸巨猾的狐狸,時而躲在大山上,晝伏夜出,時而竄到親戚家藏匿,行蹤詭秘。他過街老鼠似的躲了兩年多。
1955年2月25日。
榆塘村的農民任元生去犁壁山挖芒鼠,不經意地在芒稈窩濃密的芒稈叢裡,發現一個用杉樹皮搭的人字棚,棚不高,很簡陋,但十分隱蔽。
任元生進棚內翻了一下,裡頭有棉被、鍋子、米、火柴、小刀,還掛著一塊臘肉。他馬上下山向鄉政府報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