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徒們失去了指揮,群龍無首,內部動搖分化,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剿匪部隊抓住有利時機,做好分化瓦解土匪的工作,對土匪展開政策攻心戰術,重申黨的“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從而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樂昌縣人民政府在匪屬中開展“索夫喚子”運動,在我黨寬待俘虜政策的感召下,匪屬們也積極協助人民政府勸降其丈夫、兒子、兄弟改惡從良,使匪眾紛紛下山投案自首。

一些土匪的中、小頭目,在我黨攻心政策的威力下,帶領部屬下山自首,爭取將功折罪。如跟隨匪獨立一團團長黎洪多年、曾參加並指揮暴亂的兩名土匪骨幹分子,在逃亡中打死了一名匪首,拿了他的槍前來投案自首。匪團長駱麻子,也因拒絕投降,被其保鏢打死,保鏢攜槍向我方投降自首。

至1950年6月止,計有自新匪首105人,其中連級72人,營級28人,團級4人,師級1人。以最先受到土匪襲擊的廊田區為例,就有800多名土匪在我黨政策的感召下和我軍猛烈攻勢的威懾下,放下武器,走向自新之路。

為了教育他們重新做人,樂昌縣委、縣政府在縣城中心學校舉辦了自新人員訓練學習班,使他們懂得了黨的政策,認清了形勢,決心痛改前非,改惡從善。

樂昌軍民同心協力,對盤踞在樂昌境內的土匪展開猛烈的軍事進剿和強大的政治攻勢,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共斃傷和俘虜土匪3600多人,繳獲槍支2800多支,子彈近50000發,以及軍用物資一大批。

幅員廣大的樂昌大地,肅清了匪患,強化了社會治安,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勝利的旗幟在樂昌縣城高高飄揚,自由、和平的陽光格外燦爛。

從此,樂昌結束了匪患難斷的歷史,進入了民主改革的新階段。

8。劍指西江,橫掃18股頑匪(1)

廣東西江地區,地處兩廣水路交通要衝,沿江而下,直抵廣州;逆江而上,直通廣西梧州。西江地區有18股土匪,約6000餘人。

進剿部隊首殲廣寧之敵。

“###救國軍粵西總指揮”抱頭鼠竄。

“華南總司令”一舉被擒。

18股頑匪在我軍的大兵壓境、重拳打擊下作鳥獸散……

廣東西江地區,橫跨西江南北兩岸。

它地處兩廣(廣東、廣西)水路交通之要衝,沿江而下,可出廣州及三角洲;逆流而上,直通廣西重鎮梧州。

境內江河縱橫,山嶽連綿起伏。

廣州解放後,部分國民黨殘兵敗將流竄至此,與當地封建勢力和慣匪勾結起來,為匪作亂,成為兩廣交通運輸安全的一大隱患。

封川縣的土匪武裝暴亂,是西江地區規模最大、代價最為慘重的一次血腥屠殺!

1950年初,廣東西江地區共轄9個縣,其中發生暴亂的有封川(今屬封開縣,封開縣即由原封川縣和開建縣合併而成)、雲浮、鬱南、新興、高要5個縣。暴亂中,被暴徒殺害的我地方幹部、部隊指戰員共有160人。其中,封川縣被殺害的地方幹部、部隊指戰員60人,革命群眾53人,被搶糧倉4座,損失公糧谷50000多公斤,被搶的槍支彈藥一大批。

這宗不僅在西江地區、廣東省,甚至在全國都有著極壞影響的慘案,使一些當年的親歷者都為之汗顏。

()免費電子書下載

為消除匪患,穩定西江局勢,1949年11月底,中共西江地委書記兼西江軍分割槽政治委員梁嘉專程趕到廣州向葉劍英、鄧華彙報工作。

由於西江軍分割槽所屬部隊尚未集中整編,一時難以集中兵力進剿土匪,請求上級派兵增援,立即得到了葉劍英、鄧華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