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葉總,老百姓如今日子不好過,連自己吃的都沒有,哪有什麼糧上交啊?”有人大聲說。

1。蔣介石苟延殘喘的“應變計劃”(2)

“這我不管,哪個區、哪個縣交不上糧,我就拿你們是問,懂嗎?”葉肇大聲地回答著,在他的權柄下,要“搞掂”一個人,容易過“借火”。

這大規模的徵糧徵款行動,使本來就貧困交加的農民更加雪上加霜。而所謂價領的槍彈,原是“公家”的東西,不過是藉此勒榨人民血汗,以中飽私囊。自衛隊需要的武器,除各地自行向私人購買和借用外,主要是向廣東保安司令部價領。按種類定價,一支普通本國造的舊步槍,價值約1000斤谷左右,因而大大加重人民身上的負擔。另一個籌款方法是大開煙賭,從中漁利,群眾不僅遭受盤剝,還深受鴉片毒害。

貧窮和毒癮使粵北人民在水深火熱中痛苦呻吟……

國民黨當局的廣東“應變計劃”是在1949年4月下旬開始實施的。那時,國民黨政府已遷到了廣州。

餘漢謀和薛嶽根據國民黨的“游擊戰爭”計劃,採取了三項措施:

()

一是縮小行政專區範圍,增加專員公署。如將原轄13個縣的韶關行政專區一分為三。韶關專署,下轄南雄、始興、曲江、仁化、樂昌、|乳源六個縣,專員龔楚;英德專署,下轄英德、翁源、清遠三縣,專員薛漢光;連縣專署,下轄連縣、陽山、連山、連南四縣,專員李楚瀛。並且規定各專區自成一個游擊區,專員即遊擊司令,和###周旋。專區縮小後,便於“剿總”指揮掌握,兵力可化整為零,也可化零為整。

二是調整組織編制,規定原來的地方武裝團警,保持自衛中隊、大隊的組織,由各縣長兼任總隊長。原則上規定專員以上各級幹部,要以本地人充任;各縣地方武裝的活動範圍一般不離開縣境,特殊情況下可由行政專員(即遊擊司令)調動或集中使用。

三是規定了補給和聯絡辦法。明確各縣武裝轉入遊擊活動後的給養,統一由各縣自行解決,強調所有能夠使用政權的地區,都要照舊執行國民黨所頒佈的政策法令,繼續收糧收稅。同時規定了各縣同“省府”和“專署”進行無線電聯絡的密碼和對空聯絡記號等等。

1949年8月16日。廣東省政府會議廳。

國民黨廣東省政府第12屆委員會第46次會議在這裡召開。

會議由省政府主席薛嶽主持。

歐陽磊、鄧輝、薛漢光、龔楚、李楚瀛、黃志鴻、陳丹青、洪之政、柯遠芬、李江、謝錫珍、譚啟秀、吳斌、董煜、譚明星等15位專員坐在大圓桌的前排,他們分別兼任廣東省保安第一至十五縱隊司令。

與會者心事重重,表情嚴峻,連開會前慣常的說笑也沒有。誰都知道,半個月前,隨著贛南戰役的結束,江西已經飄起紅旗,人民解放軍揮師南下的硝煙隱約可聞。這次會議是否就是國民黨廣東省府的最後一次會議?他們能否有見面的機會?大家不得而知,誰也不敢去想。

惟頗具軍人風度的薛嶽似乎顯得臨危不亂,他故作輕鬆地向大家介紹了最新戰局發展情況和廣東國軍方面的周密防禦部署。同時宣佈,為了適應當前作戰和未來應變的需要,決定在全省15個專署分別成立一個保安縱隊,各個縣建立一個保安支隊,並派現任各縣縣長兼任縣保安支隊司令。薛嶽宣佈這些決定,本是要給大家壯壯膽,打打氣,但因是與“應變計劃”聯絡在一起,使會議更增添了幾分淒涼而又落寞的氣氛。

薛嶽沒有被部屬的沮喪情緒所影響,他故作沉穩地向與會者逐一解讀所謂“應變計劃”的詳細內容,他這一番話,使人覺得他是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

“由於###盤踞大陸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