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使得後金佔領的各個城池百姓基本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就連後金軍隊撤退時,同樣如此,沒有任何搶掠百姓的舉動,這與往常他們南侵的行事風格大相徑庭,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還有一個疑點就是戰場上出現了疑似雷火爆炸的痕跡,這些痕跡無不預示著雷火的威力十分巨大。

據錦衣衛報告,其中一處爆炸位於三屯營的一段城牆,這段城牆幾乎被夷為平地,韃子就是從這段缺口攻進城內的。

後又在三屯營參將周振處瞭解到,當時韃子正趕著大明百姓前往城牆腳下,總兵楊國棟為了不讓這些百姓影響守城士兵計程車氣,要射殺這些百姓時。

天空傳來呼嘯聲,隨後就是一聲劇烈的爆炸聲,總兵楊國棟與城牆一塊消失在爆炸之中。

據周振的描述,當時爆炸聲音巨大,猶如天雷在耳邊炸響,所以就有了錦衣衛報告中的雷火。

三屯營雷火痕跡還算小的,大安口隘口內的場景才是最令人膽寒的。

整個隘口內都是雷火的痕跡,像是被雷火覆蓋了個遍,城內韃子屍體幾乎沒有完好的,據當時前往檢視的錦衣衛預估,至少有一萬韃子死在了隘口內。

更離奇的是,長城外還有不少朵顏三衛的屍體,從他們的死狀不難看出,同樣遭受到了雷火的攻擊。

從現場來看,爆炸周圍都是屍橫遍地,顯然這些雷火不是毫無目的攻擊,而是針對聚集的人群。

綜上所述,孫承宗認為,此次邊境之戰大勝,不是大明軍隊的努力,而是有人在幕後主導了這場戰爭。

這些人擁有威力巨大的雷火,可以一瞬之間滅掉敵人。

當崇禎帝詢問這些雷火是什麼,又為什麼幫助大明時,孫承宗卻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道這些雷火是什麼,但對這些人是否是在幫助大明的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原因是在三屯營時,對方也幫助後金攻破掉了城牆。

崇禎帝又問,這些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孫承宗也很疑惑,表示他也不知道。

就在崇禎帝疑惑雷火時,委員會那邊開始討論起了有關倭國處置方案的問題。

:()明末:只允許一萬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