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巨大無比的艦船以及黑頭髮黃面板的龍國人,他們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在聽說對方是大明後裔後,更是震驚的無以言說。

對方告知他們,以後呂宋島便是龍國人的土地,只要安分守己的生活,便會有好生活等著他們。

龍國人在呂宋島一直忙碌到二月底,陝西災民的遷移計劃才提上日程。

三月中旬,一架巨大的運輸機在袁崇煥修建的臨時機場降落。

巨大的身形震驚了所有在場之人,當然也包括袁崇煥。

對這種飛機,他先前已經有所瞭解,但親眼看到時,還是被其巨大體型驚呆了。

難以想象如此巨大的體型是如何在天空中飛行的。

不過此次遷移的百姓並不算多。

畢竟未知的環境以及未知的統治者,讓擁有故土難離情節的大明人難以抉擇。

不過之前委員會的宣傳畢竟起到一定作用,讓一些底層的百姓產生了動搖。

他們在大明生活的太難了。

委員會許諾前往呂宋島的百姓,在大明財產同樣受到保護,以後待旱情緩解,還可以回來繼續生活。

如果在呂宋安家,土地不但不收任何地租稅賦,還有大量的補貼。

並且每年提供一次免費返回大明的機會。

就這樣終於有了一批動心的百姓,簽署了前往呂宋的協議。

於此同時,青州府。

病好的秦良玉回到諸城白桿兵軍中,配合龍國精準的斬首戰術,很快平定了聞香教叛亂。

,!

白桿兵撤出山東後,委員會迅速接管了青州府與兗州府。

然而,白桿兵並沒被遣返蜀中,而是被崇禎帝調往京城,駐紮在京營中。

至於崇禎帝的用意,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

同年六月,委員會出兵馬來西亞群島,控住馬六甲海峽。

第二批移民從陝西境內遷到此處。

由於委員會的宣傳十分到位,新聞中每一天都會有相關報道。

舒適的生活環境,現代化的生產工具,讓身在陝西境內,還在接受賑災的災民們羨慕不已。

所以第二次移民的數量就多了很多。

同年八月,崇禎帝造訪委員會,震驚朝野。

至於期間雙方會談內容無人知曉。

七天後,崇禎帝返回京城,當天便宣佈了一條訊息。

大明將於龍國展開深入交流活動,不定期安排官員前往登州府學習。

頓時滿朝文武反對聲一片。

他們辛辛苦苦混了那麼多年才獲得如此地位,還要去登州府學習,這不是打他們的臉嗎?

此時崇禎帝剛愎自用的性格發揮了作用,任誰勸也沒用。

帝師孫承宗見勸說無果,便辭去了所有官職,黯然返回老家。

現在崇禎帝的舉動,無不預示著龍國人對其影響越來越大,他越來越看不懂。

不忍心看著大明朝在自己任期內滅亡,孫承宗依然決然提交辭呈返回了老家。

:()明末:只允許一萬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