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物資分類(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袁崇煥的敘述,想到龍國人已經佔領了登州地區,趙率教大驚道,
“國公爺,對方有如此實力,那我們大明豈不是危矣?”
卻見對方搖搖頭,臉上露出複雜之色,
“對於百姓來說,危險到談不上,龍國人對於底層百姓那是真的好,他們不收任何賦稅,沒有任何徭役。”
“危險的是對於朝堂上那些蠅營狗苟之輩來說的,一旦大明陷落,倒黴的只會是他們。”
聽到國公爺對於大明前途的擔憂,趙率教心中也開始惴惴不安起來,問道:“他們這次送來物資,是不是也有要求?”
“嗯,他們要求我儘可能多的保護百姓活下來,作為這次物資的交換。”
袁崇煥淡淡說道,說完看向正在整理物資的將士們,繼續說道:“好了,不談這些了,希龍,咱們去看看龍國人都送來了哪些物資。”
此時吳襄正在指揮士兵,把不同顏色篷布蓋著的物資分類。
篷布有青灰、青黑、墨綠色三樣。
其中還有一個藍色篷布蓋著物資極為惹眼。
這個物資相較於其他的,體積很小,只有一個水桶大小。
這麼小的物資對方竟然也單獨投送,肯定是有其獨到之處。
袁崇煥走上近前檢視,只見上面寫著幾個大字,“袁崇煥親啟!”
不用說,這是委員會他們單獨送給袁崇煥的。
至於裡面有什麼,袁崇煥也不知道,吩咐士兵把這個物資送到他的營帳裡,待盤點完今天的物資,再去檢視。
解開篷布時,眾士兵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其竅門。
剛開始他們以為,這種篷布只需要用刀割開就好了,結果拿刀劃拉時,發現篷布里竟然有鐵絲,不少士兵的刀都被弄捲刃了,也沒能劃開篷布。
後來,還是吳襄具有一定經驗,龍國人做的一些東西里面,肯定有 一下小機關在上面,只需要找到這個機關,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果然在托盤底部,吳襄發現一個卡扣似的小東西,用手輕輕一扳,所有繫著的篷布角便自動分開,篷布自動脫落,露出裡面擺放整齊的物資。
此時他所開啟的是清灰色的篷布,托盤上整整齊齊擺放著潔白如雪的麵粉袋子。
周圍士兵皆露出譁然之色,紛紛議論起來。
“這是麵粉?好白啊,比女人的大腿還白,哈哈!”
“你小子是不是又想窯姐了,真齷齪!這麼好的白麵,是給我們吃的嗎?”
聽到士兵的議論,吳襄撇撇嘴,沒好氣的道:“不是給你們吃的,難道拿來餵豬啊”
“不但是給你們吃的,以後災民估計也是吃這些。”
聞言,士兵再次譁然。
“吳總兵,是真的嗎,這些真的是給我們和百姓們吃的嗎?”
有人不敢置信問道。
關寧軍作為直面後金的邊鎮重軍,其後勤補給一直是重中之重。
就比如他們的主食一直是大米、雜糧和豆類,白麵很少。
原因是大米在南方種植,一年可以產兩季。
而小麥在北方種植,一年只能產一季,並且產量比較低,總體數量較少。
所以白麵在軍隊的供給量總體上來說比較少。
面對龍國人送來的這明晃晃的白麵,很多士兵顯的有些不可置信。
“當然,你看這麼些物資,夠咱們吃一個多月了,日後還會有大量物資源源不斷送過來”
吳襄解釋。
“還會像今天這樣嗎,就這樣,嗖的一下從天上掉下來了。”
一個人伸出手臂模仿飛機投送物資的動作說道。
“那是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