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一緯、一針一線,都是來之不易的。”

腳踏式繅絲機,在明年繅絲之前,該做出來了。

“說到衣服,你知道窮人冬日怎麼禦寒嗎?”張川柏問。

盧照鄰點頭:“用平日收集的蘆花、柳絮、破麻填在衣服裡,睡覺時鋪蓋的是稻草秸稈。”

張川柏笑道:“我家去年還鋪稻草呢!有一年春天,我阿孃將稻草翻出去曬,發現不知何時壓死了一條蛇,都壓扁了。”

“呃……”盧照鄰啞然。

師弟總是跟蛇有故事?

張川柏又說:“你知道雞毛屋嗎?有些官府或者富戶,收集雞毛鴨毛堆在一間屋子裡,供窮人過夜。氣味雖然很難聞,卻能救人一命。”

他做農業神童,就是想盡自己的能力,一點點一滴滴,提高農業發展水平。

說著說著,他又想:有沒有可能,早一點引進棉花呢?

還有石炭。

唐宋時,石炭主要用於冶鐵:

豈料山中有遺寶,磊落如磐萬車炭。

南山慄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

為君鑄作百鍊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沒有走進千家萬戶,一是石炭礦不是處處有,運輸困難;還有一個原因,石炭的煙氣有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個大問題。

怎麼燒石炭,才能更安全?

這些都是新專案啊!

張川柏看著熱火朝天的磚田,心思漸漸飄遠。

蓋房子還需要木料、瓦片、黃泥沙石等等,都已經準備好。

張家要蓋敞敞亮亮的泥磚瓦房!

唐瓦有灰瓦、黑瓦、琉璃瓦,其中灰瓦較為疏鬆,用於一般建築,黑瓦多用於寺廟和高官豪宅。

張家蓋田莊房子,準備的是灰瓦。

比會被怒號的風捲走的茅草屋頂好。

“表兄、照鄰,你們快過來!”陸嬌嬌站在臨時灶臺前招手。

安排那麼多幫工的飯菜,得搭大爐灶。

淳于家的兩兄弟來掌勺。

其他親戚也過來幫著幹活。

“來了!”盧照鄰跑得很快,“表妹,你今年撿了多少橡子?做不做橡子豆腐?”

“做啊!我阿孃帶了磨好的橡子麵過來,就是做豆腐用的。”

“等學堂蓋好,表妹要不要來讀書?”

“我才不來!我阿孃可以教我識字!”陸嬌嬌說,“張園離陸家莊遠了點,官府為什麼不給表兄賜近一點的田呢?”

張川柏悠然走過來,笑著說:“那把陸家莊的田賜給我好不好?”

“不好!那是姓陸的!”陸嬌嬌叉腰瞪眼。

“師弟,你別嚇唬表妹。”盧照鄰不贊同地說。

張川柏:“……?”

是我的表妹,還是你的表妹?

幫廚的嬸子們聽見小孩子鬥嘴,只是好笑。

她們議論的是,張家這五頃的莊園,看著就讓人心曠神怡啊!

“三郎,你今年得五頃,明年得五頃,十年就有五百頃了吧?”

“唉呀,若是那麼多地,江都可不好劃。聽說邊疆地廣人稀……”

張川柏:“……”

你們盼著點我好啊!

我總不能到西北、東北、嶺南去種地吧?給五百頃也不去。

咦?好像哪裡不對……就算每年加五頃,十年不是五百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