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轍!

家裡養著牛的族老張大有激動地說:“好!好啊!能比得上兩頭牛!”

不得了!

張大河=一牛。

張春生=一牛。

一下子比自家還多一頭牛!

鄉親笑道:“老叔就會說好!你家有牛,也羨慕這個?同時要三個壯勞力幹活呢!”

“有牛也要愛惜著用啊!”張大有含情脈脈地摸著牛,“我家老牛,比我兒子還親。”

曲轅犁對每個農人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代耕架因為需要較多人手,吸引力稍遜色。

但毫無疑問,能想出這兩樣農具的張川柏,簡直是天降奇才。

想一想張川柏的年紀,許多人覺得其中有神秘色彩。

“老天爺保佑……哦,祖宗保佑!”

“是我們揚州張氏祖墳冒青煙!”

“我說……是阿衍教子有方啊!”張春生大聲說,“我從未見過比阿衍更博學的人,什麼都懂!”

農人沒張衍讀的書多。

讀書人沒張衍會做農活!

“春生兄,你那麼敬佩阿衍兄,跟他結拜好了!”鄰里打趣。

“我們本來就沒出五服,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張春生理直氣壯。

固所願爾!

“哈哈!”

歡笑聲在田邊地頭飄蕩,新的農具給農人帶來新的希望。

張清淺拉著張川柏的手站在一旁,不知為何鼻頭酸酸的,眼淚湧出來。

……阿耶,阿孃,你們看到了嗎?阿弟已經重振家業了。

父祖幾代收藏的書,沒有明珠蒙塵!

“姑母,你眼睛進沙子了嗎?手有汗別擦眼睛啊!會流眼淚的!”張川柏仰著頭說。

“好孩子!姑母高興呢!”張清淺忍不住,揉搓了一把小三郎的臉蛋。

張川柏:“……”

算了。

都怪他俊美。

揉搓揉搓就習慣了。

實驗過曲轅犁和代耕架,鄉親們牽腸掛肚,一時間都不肯走,圍著張衍借農具。

張衍站出來大聲說:“我家有農具,大河家多人,春生會做木工……我們三家商議組成一個農業互助小組一起耕種。鄉親們若是覺得這種模式好,可以自行組隊。如此一來,就不用家家戶戶做新農具。”

議論聲頓時安靜……互助小組?組隊?

人們看看張衍,又看看張京墨和張川柏,很快恍然……張衍心氣高,要送孩子進城讀書,這不是秘密。

所以,張衍是在用農具換勞力啊!

這個主意聽起來還不錯……自家該找誰組隊呢?

“大河兄,你不覺得吃虧?”有人試探著問。

張大河擼起袖子笑道:“我家裡三兄弟沒分家,侄子一大群。什麼都缺,就不缺人力。我們就缺肥料和新農具,是我們佔便宜!”

“那……我家也加入!阿衍兄,我加入你們的互助小組!”知名懶漢張阿五眼珠一轉,大聲說。

不等張衍拒絕,張春生揮手:“我們小組暫不缺人,你另找人組隊吧!”

他又對眾人笑道:“鄉親們做新農具可以找我!但我不是專門做木匠的,家裡有田有地。誰要做農具,就得給我們小組幫工,以工抵錢……沒問題吧?”

對絕大多數農人來說,人力沒有現錢珍貴。

少數幾個不缺錢的笑道:“春生兄,我們花錢買也可以吧?”

“可以!”張春生樂呵呵,“有錢,我可以請短工啊!”

……

張川柏靜看事態發展,一臉歎服!

阿耶做事漂亮!

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