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上書,以百姓的名義請求皇帝在祭天后,返回時親臨晉陽……嘿!到時候幷州的才子神童們可以獻文章,也許能被陛下看到。”

張川柏眨巴著眼睛:“……明年,貞觀十六年,皇帝去泰山封禪嗎?我怎麼不知道……”

難道是沒夢見?

“還沒正式下詔。”盧照鄰說,“等訊息傳到揚州,你就知道了。”

“哦……”張川柏晃晃腦袋,“就算知道,我也不可能去途中等候獻文章。你要去嗎?”

盧照鄰頗為遺憾:“我阿耶想讓我試試,但夫子說,還不到時候,我應該沉下心讀書。”

說到這裡,他有點不高興。因為李善跟他年紀相仿,難道說他不如李善?

“磨刀不誤砍柴工。”張川柏熟稔地拍拍盧照鄰的肩膀。

小孩子的友誼來得快。

這麼小半日的相處,兩個小兒郎彷彿相識很久。

透過盧照鄰的講述,朝廷的政事在張川柏面前露了一角;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帝、宰輔,似乎也近了許多。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張川柏高興地說,“你知道得真多!”

盧照鄰說:“你知道得也很多。生化之學,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盧照鄰跟張川柏相見恨晚,曹憲跟張衍也說了很多的話。

張衍的見識廣博,令曹憲意外,也有些可惜……若早三十年,他真的會收張衍做學生。

曹憲擅長訓詁學,特別擅長教小孩子。

“吃飯啦!”吳秀熱情地招呼。

“我來端菜!”張川柏高興地說,“曹夫子試試我孃的手藝!我也很會做菜的!我若拜您為師,可以給您做菜!”

收下我啊!

我很有用的!

……

張川柏很明白,以他的出身能拜入夫子門下,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曹夫子是帝師級別的名師,他若成功拜師,四捨五入,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