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照鄰頓時雙目放光,他不缺三十匹絹,缺的就是名!

“都有誰誇我啊?”盧照鄰高興地問。

“魏王。”曹夫子淡定地丟擲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魏王李泰是皇子中的文士,雅好文學、集書萬卷,設定文學館招募有學之士編纂《括地誌》。

“魏王是愛書之人,所藏書籍甚至和皇室的藏書樓一樣多。據說他很喜歡線裝書,讓人仿造編書……他也誇了照鄰的文章。”

聽完曹夫子的話,盧照鄰滿面紅光。

有魏王的認可,也許過兩年他就可以徵召入魏王府做屬官。

大唐神童的一個重要入仕途徑,就是給宗親大王做屬官……給皇帝的兒子做屬官,怎麼都比給皇帝的弟弟做屬官有前途吧?!

李善羨慕地說:“照鄰,你運氣真好啊!”

真羨慕照鄰,吃到了川柏給的餅。

盧照鄰彷彿看到自己走向康莊大道,鄭重地向張川柏道喜。

張川柏笑眯眯地擺手:“才到哪裡呢!等你真的因此當官再謝我吧!”

夢中大盧照鄰仕途的開端,是給李世民的弟弟鄧王李元裕做典籤。

福兮禍之所依。

如今李泰聲勢烜赫,過兩年就不好說了。

也許給魏王做屬官,還不如去給鄧王做屬官……沒有大前途,也沒有大風險。

“反正你對我的好,我都記著。”盧照鄰認真地說。

這個世上,再沒有比張三郎更赤誠的君子!

曹夫子看著三個學生的神色,笑著摸摸長鬚……喜從天降,卻是張川柏最鎮定。

都是張衍教得好啊!

說完獻書的事,張川柏猛然想起一件事:“王方翼給我一封信,我看看他說什麼。”

……如果有不好處理的事,可以請教夫子。

“咦?王郎君的字真好!”一開啟信,張川柏就不由得驚歎。

“我可以看看嗎?”盧照鄰和李善好奇地問。

他們都知道張川柏的字不好……練了一段時日,也只能說筆跡清晰。

所以,張川柏說好能有多好?

“不對……是兩封信,這張才是王郎君的。”張川柏疑惑地招手。

盧照鄰湊過來,立刻說:“確實很好!有種說不出來的氣勢。”

李善首先看到落款,一份是“知名不具王老五”,另一份是“有名有姓李九郎”。

字好的那份是李九郎的。

“噗……王五給張三寫信了。”

聽學生們這麼說,曹夫子也升起好奇心。

他拿過信認真看了一會兒,笑道:“知名不具王老五,有名有姓李九郎……在猜謎嗎?現在的少年人真有趣。”

王五的信講代耕架,問張三怎麼想到要改良農具;

李九的信問神童張三家中的情況……

有幾口人、幾畝地、幾頭牛,每年產多少糧食織多少布、租庸調能否交得上,讀書的花銷大不大。

過於憂民了吧?

曹夫子說:“李九郎的字雖然尚稚嫩,卻神采奕奕,有晉人風度、十分遒美,比你們的都好。”

三個學生羞愧了。

隨便一個不知名的李九郎都比他們強。

果然是山外有山,菜鳥還得多練。

“他給你寫信,你就照實回信。”曹夫子說,“信的最後,他邀請你來日有機會長安相見……你好好儲存這封信,將來進長安多個落腳的地方。”

“是。”張川柏目光流露出好奇。

寫信的人是誰呢?

江都口音的李四郎好猜,這個李九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