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方翼的話,張川柏不禁升起期待和好奇心。

若說製造“回回炮”、改良火器的功勞,皇帝已經賞過了啊!

他現在已經是朝議郎了!

莫非,同一個功勞,能夠賞兩次?

這一次,我做的軍械,在徵高句麗的戰場上,發揮了比想象中更大的用途?

帶著這種期待,張川柏隨著聖駕回程。

途經易州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易州司馬陳元璹讓百姓在地下室生火增溫,種植反季節蔬菜進獻給皇帝。

陳元璹:傳聞,張川柏因為好吃封侯,我這一回?嘿嘿嘿!

萬萬沒想到,皇帝說:“朕最厭惡這種諂媚的做法。罷免陳元璹的官職。”

陳元璹:……?!!

所以張侯到底是因什麼封侯的?

傳聞誤我!

李治看到綠油油的黃瓜,笑著問張川柏:“你是農業神童,怎麼不在冬日給我種黃瓜?”

張川柏說:“我聽聞,從前西晉時,石崇冬日吃韭菜,被認為是炫富,是不好的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殿下不應推崇奢靡之風。”

李治若有所思:“你說得有道理。”

張川柏接著說:“我還聽聞一個故事。說是有個江都人在幽州為官,有個故鄉朋友來看他。他請好友到酒樓吃飯。當時是冬日,朋友看著各種菜,心想肉食肯定貴,就點了兩份黃瓜。一頓飯後,他們兩人絕交了。”

“為何?”

“因為那兩份黃瓜,比羊肉還貴。當官的人覺得好友在故意敲他竹槓。”張川柏笑著說,“這種會讓朋友絕交的菜,還是別吃吧!再說,想吃黃瓜,夏天可以隨便吃,何必在冬日做冤大頭呢?”

李治連連點頭:“受教了。”

張川柏是跟他講“不時不食”的道理,居上位者更要謹言慎行!

……

王方翼私下問張川柏:“你到底懂不懂種反季節蔬菜?”

“你覺得我懂不懂?”張川柏反問。

王方翼想了一會兒,說:“我覺得你懂,夢裡啥都有。”

“我確實會。”張川柏笑道,“你若是喜歡,我可以教你。你種著吃,不要公開獻給皇帝就行。民間有這種技術,達官貴人的需求客觀存在。”

王方翼搖搖頭:“陳元璹剛被陛下罷免,我才不要去做這種事。”

他是皇親國戚,但像他這種皇親國戚,長安城一塊磚頭砸下來,能砸中三個。

其實他跟張川柏是一樣的,封侯拜相,還得靠自己的功績啊!

……

皇帝抵達幷州時,身上長了毒瘡,只能乘坐步輦出行。

太子李治為皇帝吸吮瘡口。

隨行的太醫令看完皇帝的毒瘡之後說:“可以用大蒜素。”

“就是張遠志做的大蒜素?我看他用於外傷。”皇帝想起,在徵高句麗的前線,大蒜素很出名。

對於傷口感染有奇效!

被譽為神藥。

太醫令點頭:“醫理是一樣的。”

他現在非常佩服張遠志,想退位讓賢了!

用了大蒜素幾天之後,皇帝的疾病痊癒,在幷州的官員都來慶賀。

幷州行宮的條件,比定州、幽州等地好得多。

皇帝在此休養,終於抽出時間賞罰。

首先被處罰的是吏部尚書楊師道,因為所任用的人太多不稱職的而獲罪。

中書令馬周兼理吏部尚書。

楊師道也是皇親國戚,是皇帝的姊夫。

當初,長廣公主嫁給趙慈景,生下趙節。趙慈景死後,公主改嫁楊師道。

後來,因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