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生產呀麼嗬嗨(第2/3頁)
章節報錯
並沒有。
除非把所有參與的人關起來,否則很難保證不洩密。
所以大和尚合理懷疑,張川柏透過狗狗祟祟的方式,知道了他們的秘方。
張川柏聽完盧照鄰添油加醋的話,哼哼:“我要狗狗祟祟?就算沒有神仙傳方,多試幾次也未必煮不出!”
“我們師弟是農業神童,還用得鬼鬼祟祟?”幫忙燒火的李善也說,“他們這就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雖然有神仙傳方,也得多試幾次。
就好像做菜,給你一道食譜,一二三四五,每一步要做什麼都說清楚……
聽起來懂了,做起來是另一回事。
耳朵說知道了,手說你行你上。
……
爐灶裡的火焰跳動,鍋裡的甘蔗汁“咕嚕咕嚕”冒著泡,一層浮沫飄在表面。
打去浮沫,蔗汁的水分漸漸蒸發,肉眼可見地變得濃稠,攪拌的木鏟揮動都更費勁。
空氣瀰漫著誘人的香甜。
煮糖的人感覺自己到了天宮。
被甜蜜的氣息包圍,如同浸泡在蜂蜜池中。
幸福感油然而生。
甜味,天然就能讓人快樂啊!
張川柏沒有提前準備模具,熬煮好的糖等冷卻後,再用刀切成一塊塊。
前面兩鍋糖熬得不成功。
火太大,把蔗汁熬焦了,糖漿黑乎乎的。
嘗一嘗,還有苦味。
但就是這樣帶著焦味和苦味的糖,也沒有誰捨得浪費。
“放涼切塊後給我的學生們分一分,辛苦他們幫我砍甘蔗……現在煮一鍋糖漿水,大家一起喝!”
“好!”幫忙幹活得親友高興地響應。
初唐的氣候,揚州一帶適宜種甘蔗。
疼愛孩子的人家在豬圈茅房旁種幾棵,給孩子們解解饞。
但榨汁煮糖的極少。
一來沒那麼多地,甘蔗一種就得佔地一整年,種不了其他莊稼。
二來榨汁得器具,也就有錢人家才會喝蔗漿。
現在張川柏置辦了榨汁的石碾,種了甘蔗的人家也琢磨著榨汁煮糖。
多少賣點錢,過個肥年!
“三郎,你家的石碾用完,借給我?”
“三郎,你家萌萌也借給我?”
張川柏喝著糖水,笑著說:“借石碾好說,借萌萌啊,你們得給她吃好的。”
可憐的牛牛。
這個家沒有牛,真的不行。
張川柏猛然發現,想靠做糖成為大唐首富,最大的限制是原材料啊!
五頃地還是太少了。
還得繼續升官才行。
封侯非我意,只為多種地。
盧照鄰走過來:“你這一點甘蔗,相對寺廟來說,就是小打小鬧。”
張川柏說:“我可以跟鄉親們收購甘蔗,明年自己也多種一些。我有好的肥料,種的甘蔗出糖率高。再說,我會做糖霜,可獲利十倍。”
據他夢中所知,晚唐和宋代,白糖的做法是:
把熬到九成熟的濃稠糖漿倒入甕中,插竹梢,靜候糖漿結晶。
要五六個月時間,白糖才析出。
能出多少糖,品質如何,得看天氣和運氣。
“我留一部分蔗汁,用來做白糖。我要在家裡,和耶孃親手做。”
盧照鄰點點頭:“你想保密。”
“嗯……蔗汁熬糖難保密,白糖還是可以的。”張川柏眨眨眼,“就像上清霜一樣,我要賣給有錢人。”
“那你別被和尚知道啊!他們特別會做糖,知道一點點,就能猜出全部。”盧照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