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生動地翻白眼,“舌頭粘在冰棒上拔不下來啦!”

按照氣象史來說,初唐處於溫暖時期。

對農耕民族來說是發展的好時期。

而東北也沒有其他時間那麼酷寒,高句麗、契丹、靺鞨、奚等陸續興盛,其中高句麗也是農耕文明。

拿下高句麗之後,就要考慮經略遼東。

張川柏想東北有什麼好的礦產,可以做什麼農肥,種植什麼作物……

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李善:“……你想得真遠。”

“不遠。”張川柏正色說,“討伐高句麗一定會獲勝,大唐的疆域進一步擴大。打下來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則用武力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兄長們:“……”

三郎魔改聖人的話!

……

飯後休息,李善和盧照鄰又興沖沖地穿上官服。

“是不是像湖水一樣綠?綠得生機勃勃?”盧照鄰高興地轉圈。

“我早就知道我穿官服好看,沒想到如此好看。”李善很是自戀。

他長得是不錯。

將來他的兒子,北海太守李邕也是一表人才。

張川柏左看右看,點點頭:“很不錯,綠色是好看。”

綠色象徵著春天,象徵著少年人的朝氣蓬勃。

“你的江都縣開國侯官服是怎麼樣的?全套穿來給我們看看吧。”盧照鄰問。

張川柏就等這句話了!

他走進房裡,拿出準備好的牟冠、官服,一一穿上。

定製版的小套官服,穿在他身上正正好,顯得威武又得體。

他一走出,盧照鄰看看他的頭頂,“師弟,你要加冠了。”

一般是二十弱冠,但當官了可以提前加冠取字,就是長大成人了。

張川柏目光一亮。

果然可以一夜之間長大!

……

兩個年少的秘書郎來上任,在繁忙的朝堂中不是特別起眼。

同一個官職,有些人權力大,有些人權力小。

這也是大唐的一個特色。

比如上官儀擔任秘書郎的時候,因為文章寫得華麗,常常跟隨皇帝身邊伺候宴席、寫詩詞歌賦。

和其他專業整理書籍的秘書郎相比,上官儀不務正業卻很得聖眷。

李善和盧照鄰是專業印書的。

他們不去羨慕以前的上官儀。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上官儀是吃過苦頭的。

讓他們拿上官儀的開局,很難走到今天這一步。

……

休沐日,他們一起去來濟家。

拔鵝毛!

“來叔!我需要鵝毛!”張川柏響亮地說。

“自己去拔。”來濟很淡定。

“來叔!陛下出行洛陽,你也要一起去吧?”

“嗯。”

“來叔,我要去做攻城的器械,你猜猜我有沒有好的主意?”

“來叔……”

張川柏嘰嘰呱呱地說,來濟一一回應。

自從張川柏來了長安,他就很難耳根清淨。

他對這種吵鬧並不討厭。

很多年以前,張衍給他一個餅,連姓名都沒有問,沒想著要回報。

他一開始教張川柏武藝,只想著報一餅之恩。

現在卻是真心喜歡這個小兒郎。

張川柏一馬當先,壓住凶神惡煞的大肥鵝……

“師兄!師兄!快來拔毛!”

整個來家,都是少年郎的笑聲和大鵝淒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