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玉金粉圖訣》是東漢時的書,也沒有多古。”另一個人反駁。

不管怎麼說,張川柏確實煉出了汞,還大方地分享自己更安全高效的鍊汞方法。

雖然“硫化”、“還原”這些詞很陌生,但稍微琢磨也能明白。

潘師正聽著種種議論聲,心中閃過一道亮光。

從另一種角度看待煉丹,是一條新的道路。

“多謝張小郎君!聽聞你編了一本《生化之學》,不知可否送我一卷?”潘師正鄭重地問。

張川柏赧然:“我那兩卷《生化之學》,只寫了幾種化肥和農藥。”

“那你將來還要繼續編其他卷嗎?”潘師正問。

面對眾人期待的目光,張川柏點點頭……有一技之長的人,可以活得久一點。

不信你看孫思邈和潘師正~~

潘師正看向李世民:“陛下所說的丹藥,貧道煉好之後,讓小徒京墨送往長安。”

李世民看看張家兄弟,笑著點點頭。

張川柏是跟著他來嵩山的,在潘師正面前露了一手,讓皇帝也有面子……瞧瞧!我慧眼識英才!

張京墨垂眸掩飾著內心的歡喜。

各種原材料貴得要死,還時不時炸爐,道士不窮都挺難。

現在他們得到皇帝的支援,想窮都挺難!

煉丹不是一次就能成,提供原材料,肯定要給很多份。

潘師正雲淡風輕,根本沒主動提材料和費用。

……

眼看天色不早,皇帝一行人離開逍遙谷。

皇帝的行程很趕,緊接著就要趕回長安……國家大事那麼多,沒有時間給他遊山玩水。

來嵩山走一趟,是身為一個父親為女兒盡心。

請了孫思邈食療,又請到潘師正煉九陽還丹,小兕子很快就能像其他小孩兒一樣健壯。

張川柏也要跟著皇帝離開。

臨走之前,他拉著兄長說話:“驛館會安排我回鄉,你有沒有家書,讓我捎帶回去?”

張京墨說:“來不及寫了,你就是活家書。你記著報喜不報憂啊,別讓阿耶阿孃為我擔心。”

“知道的。阿兄,你要照顧好自己。”

“嗯嗯……今日你為我撐場面了,師兄弟們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張京墨得意地說,“他們以前覺得我是靠胡說八道入門的。”

夢遊修煉,算不算胡說八道?

“那現在呢?”張川柏笑著問。

張京墨嘿嘿笑:“現在他們覺得,我其實不是不會煉丹,只是和師父一樣,不以外丹為重!”

在旁人眼中,小三郎那麼小都會的,二郎不可能不會啊!

“二兄,你過年回家嗎?”張川柏又問。

張京墨沉默片刻,搖搖頭:“到年底,很多師兄弟都會回鄉,我正好跟在師父身邊多學一點。”

真相是,來回的路費,對張家來說是一項大開支。

“你在家,替我們好好承歡父母膝下。”張京墨笑呵呵的。

就算再不捨,也一定要保持笑容!

張川柏一步三回頭,追上大隊伍,走到了瀑布下。

他腦子裡迴盪著二兄說的最後一句話……“這包肉乾你帶著,是大蟲肉。新鮮的大蟲肉酸,做成肉乾就不酸了。”

我的天!

二郎你出息了!

張二郎能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