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明府的嘉獎(第2/2頁)
章節報錯
句,說正事:“我奉裴明府之命,來給張三郎送禮物,作為他改良農具的嘉獎。張三郎在家嗎?”
“他進城去了,今日若是回不來,就住在回春堂。”張衍回答。
真是給三郎的嘉獎!
三個大箱子,到底是什麼呢?
差役被眾人火辣辣的目光燙到了,連忙說:“裴明府知道張三郎要拜曹大夫為師,送來一套《文選》。”
《文選》即《昭明文選》,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
唐代科舉重視《文選》,此時《文選》的地位幾乎可與儒家經典並列。
“是書啊!”鄰居們驚訝,“可真是送到阿衍心坎上,他最喜歡書!”
“他祖父以前是校書郎,他家有點錢就買筆墨抄書。”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寶劍贈壯士,書贈張三郎。”
雖然不是錢,眾人心裡失望。
但他們懂禮貌,絕不會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來。
正所謂禮輕情意重,哪怕明府獎勵一張紙,也得感謝啊!
張衍道謝:“請兄臺代我感謝裴明府!久聞曹大夫精研《文選》,這套書對我兒很有用!我正發愁要去哪裡借來抄呢!裴明府真是太好了!”
差役露出笑容,張衍識貨,張家灣的人也熱情純樸。
他是裴明府得用之人,不希望明府的重賞被人輕視。
“和我一起搬下來吧!書卷很重。”差役說。
張衍和張大河幾個上前,把書箱搬進院子。
沉重的書卷,是知識的份量!
張衍心想,三郎若讀透這套書,一輩子不愁飯碗。
這一套書,和家裡那套《齊民要術》,都是傳家寶。
他們搬書的時候,吳秀收拾了兩個籃子,交給張衍。
見差役告辭,張衍說:“辛苦兄臺來一趟。農家沒什麼值錢的東西,這是一點小小的心意。一份給兄臺,還有一份請代為送給裴明府。”
“這……”差役有些猶豫。
“是自家做的。一樣是澡豆,一樣是牙膏。”張衍解釋了幾句。
“哦!澡豆我知道,我家娘子買過,用得挺快。”差役聽到不是太貴的東西,笑道:“那我收下了,多謝。”
他趕著牛車,離開張家灣。
鄰居們依依不捨地看著牛遠去,過了一會兒才圍過來議論。
“這個差役挺好說話……我聽說,能到明府跟前服役的,都是有關係的。”
“廢話!同樣是服役,你願意去修路疏通運河,還是到明府、少府跟前聽差?”
“阿衍,開啟箱子給我們看看嘛!”張二河眼珠一轉,大聲說。
張衍笑道:“莫非你懷疑箱子裡的是錢?”
“唉呀!不看看不死心嘛!萬一明府拿錯了呢?”張二河說。
張衍失笑,當眾開啟箱子。
確實是三箱書卷,沒有錯……書卷就是佔地方,若是線裝書,恐怕一個箱子就裝得下。
“看著就很值錢,有錢都買不到吧?”張春生站出來說。
“買不到!”張衍愛惜地看著這些書卷:“等小三郎回來,讓他抄一套裝訂成冊。到時候,我們家就有兩套《文選》”
“不如讓三郎把全套書背下來!”張大河建議,“這樣他就是活《文選》!”
“好主意啊!”鄉親們紛紛同意。
小三郎知道此事,一定會感動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