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安排遠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崇武七年,十月。
仁聖皇帝攜皇后,終了歷時五月之久的南巡之旅。
此間,皇帝與皇后遍歷諸城池,視察政務,嚴懲貪墨之吏;親察民情,以為制定相宜之策提供依憑;祭祀天地,誠祈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助推經濟,力倡農商,鼓勵女子從商;宣揚皇威,一展皇家之恩德與威嚴......
皇帝皇后的一舉一動,皆被史官銘記,註定將載入煌煌史冊,為後世傳頌。
崇武十年,十歲的大皇子君翊寰,歷經太師和陛下的嚴格考驗,終得許可,正式進入朝堂參政。
君翊寰自六歲起,每逢晨曦微露,便會前往衛老將軍府中練武。
衛老將軍是當年與父皇一同馳騁沙場、征戰天下的驍勇老將,他目光矍鑠,精神抖擻。
不僅手把手地教君翊寰騎馬射箭,一招一式,嚴謹規範,還悉心傳授他兵法權謀,一字一句,意味深長。
今日,君翊寰如往常一般去了校場,與士兵們一同揮汗如雨地訓練。
待到夕陽西下,殘陽如血,他才回到皇宮,此時已然酉時。
通常,他在校場訓練完畢,都是徑直返回皇子所,好生洗漱休憩。
然而今日,因得父皇召見,君翊寰回來後甚至來不及收拾一番自己,便腳步匆匆地來到了乾清宮。
“兒臣參見父皇。”君翊寰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洪亮卻不失恭敬。
君翊寰歷經四年練武生涯,雖然年僅十歲,卻已近七尺之高(一米七不到)。
他身著一身藍色蟒袍,袍角隨風微微擺動,身姿挺拔如松,俊秀非凡,眉眼之間,完美繼承了陛下的英武和皇后的柔美。
“起來吧。”
“謝父皇。”
君翊寰起身,垂首而立。
“朕今日傳你過來,是有要事吩咐,錦州最近不少城鎮發生旱災。”
君澤辰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
“糧食歉收,物價上漲,不少災民淪為盜賊,擾亂秩序,還有不少百姓為了尋找水源和食物,被迫背井離鄉,形成流民潮,給周邊的城池帶來不少壓力和不穩定因素。”
君澤辰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眼神中透露出憂慮。
“朕想安排你前往錦州,處理此事,同時工部郎中和戶部的度支郎中會從旁協助於你。”
這是君澤辰對大皇子的一次重大考驗,此次錦州的旱情極為嚴峻,形勢錯綜複雜,需要一個具備非凡智慧、大格局、卓越領導力,以及懷有同情心和強烈責任心的人去統籌全域性,處理好這棘手之事。
而君翊寰從小便在自己的悉心教導下成長,四歲就去了皇子所接受系統學習,七歲便開始在朝中文臣武將中磨礪,今年便得以入朝參政。
若是此次能完美解決旱情,不僅能夠贏得百姓的衷心擁戴,還能在群臣中樹立起極高的威信。
“是,父皇,兒臣定然不辱使命。”
君翊寰稚嫩的面容嚴肅,目光堅定,雙手抱拳,鄭重地接下父皇交付的重任。
此刻的他,竟隱隱有了五分君澤辰帝王的威嚴之態。
“三日後,你便出發,今日去坤寧宮看看你母后,但你遠行之事不許告訴你母后。”
君澤辰微微眯起雙眼,語氣嚴肅地吩咐。
他深知瑤瑤愛子心切,雖說也有對君翊寰嚴厲教導的時候,但是像這種深入災情嚴重、且時有流寇出沒的地方,即便他安排得再周全妥當,也難免會有意外發生。
一遇災情,總有一些為了斂財而不擇手段之人,私底下做出任何喪心病狂的事情都不足為奇。
甚至也許會有更嚴重的情況出現,比如朝堂中如今不滿君翊寰入朝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