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建安縣,其他的幾個縣都有去看,大體情況和陳村都差不多,而且從他了解的情況來看,陳村,還只能算是中流水平,有不少的村子,離縣城近的,比陳村還要富足許多,甚至有一個村子,每戶人家都有一頭耕牛。

幸好下來走訪了,不然馬周都不知道建州竟然能有如此景象,課考的內容裡,有關教育的一項並沒有細到有多少孩童啟蒙,有多少學堂的,只有看你這個縣州有多少童生以上的學子,而這個,只是作為參考依據,不能作為決定性因素。

所以,啟程回長安的時候,馬周是滿心歡喜的,一心想要早點稟報給皇帝知道,也不顧著黃良勸說建寧到饒州那新開的路比取道須江更為崎嶇,從新路趕了回去。

才送走馬周沒多少天,小六子就到了建安了,一進門就嚷嚷:“姑丈可得好好犒勞犒勞小六子。”他並不是帶了旨意來的,只是個探親而已,除了隨行的林家人帶點東西給王況夫妻外,一路上是沒怎麼停留,也沒什麼迎來送往的禮節,加上一心想著吃,又急著給王況報喜,所以走得很快,沒一個月的時間,就被他趕到了建安。

也是新路開了起來,不然的話,就是他再趕,要取道須江那條老路的話,起碼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行。

算起來李世民對林家,對王況也算是寬容的了,王況和徐吃貨關係好,又有小六子這個幹外甥在皇帝身邊,這要換了其他的實職官員或者是皇子類的,一個勾連內官的罪名就足夠王況流上幾千裡,但恰恰是王況不喜歡管事,不喜歡實權位置,所以在李世民看來是一點威脅也沒有,心裡反而是暗惱王況的懶。

也有那麼幾個御史參王況和林明幾本的,都被李世民給狠狠的訓了一通。在李世民看來,林明雖然是小六子的大父,可小六子認親,那也是因為有個徐國緒的關係,又是自己允許了的,輪不到其他人說三道四,而且林明不可能放著王況這棵大樹不抱轉而去抱內官的大腿吧。訓過幾次之後,就再也沒人拿這事來做文章參王況和林家了。

“縣伯?”聽完小六子邊吃邊說,王況眼睛眯了起來,看來這買賣還是做得的,只是,難道李老二準備對朝鮮用兵了麼?要我幫他做利於行軍的乾糧?還要不怕冷的?那麼不是準備對付吐蕃就是對付東北,現在西北和正北都差不多平定了下來,只有這兩個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