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天氣轉涼,晚間溫度過低就移到大棚裡去,要是天氣正常,就還在外面。

等到芋子蒸熟,正好也是孫嘉英把魚丸全做完的時候,這中間,身為總廚的孫嘉英也讓鄺大和王師傅幾個試著做了下,找找感覺。

將蒸熟了冷卻一段時間的芋子剝皮,用湯匙碾成泥後,再加細鹽,幾滴酒和麻油進去繼續碾勻了,放一邊,此時的芋泥還是溫熱的,再將薺菜切絲後再縱向切幾刀成末,倒進芋泥中用手抓勻,因為芋泥還是熱的,能將薺菜末悶軟,所以抓幾次之後,就成了個大芋泥薺菜糰子。

又讓人把先前做魚丸碾好的友粉取了來,直接用手將先前團好的芋泥薺菜團上挖一塊下來,整成密實的球形,在友粉上滾一下,讓其表面均勻的沾上友粉,直接入到剛才煮魚丸的鍋裡煮,一樣保持水微開的狀態,要是大開的水,則丸子一入水,表面的友粉要被衝跑不少。

芋泥本來就是熟的,薺菜又是青菜,熟不熟都可以吃,所以只在水中一滾就可以撈了起來。

做到這個地步,這個素丸就基本完成了大半,剩下的就隨食客的口味了,可以煮湯吃,也可以直接這麼吃,也可以蒸熱了後澆汁吃,澆什麼汁也是隨個人口味,可以鹹的,可以是酸辣的,甚至,想省事的直接淋滷汁或這是蠔油都可以。

加薺菜只是王況的個人口味,因為他覺得薺菜的滑加上芋泥的糯味道不錯,所以他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其實這芋泥丸子也是隨便,喜歡加料的就加料,加蔥加香菇等等都是隨個人所好,不喜歡加料的甚至只加些鹽增點鹹味即可。只是要注意,要加料的不能多加,否則料多了,丸子就沒了粘性,成不了團了。

這是從閩北的薺菜芋子湯裡演變過來的,一般都是芋子蒸熟剝皮,熱鍋冷油,加酒加蒜熗鍋後,加水,煮開後,丟進芋子,用鍋鏟搗碎,然後加調好水的澱粉勾芡了後,丟進切好的薺菜絲煮開就可以了,這道湯簡單,口感爽滑,但美中不足的是不夠美觀,所以王況這才加以改良。

在說到這丸子可以淋汁吃的時候,王況又想念起了蠔油來,尤其是蠔油芥蘭,簡單又好吃,芥蘭在開水中撈熟直接淋上蠔油即可。可惜後世的王況都是買的現成蠔油,並不知道怎麼釀蠔油,他只知道蠔油是晉江人在七八十年代發明的,所以他買蠔油只買晉江產的,也是認為那裡產的最是正宗,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還是太懶啊,要是後世勤快些,查查蠔油是怎麼做出來的,否則又能多了一個生金產銀的調味品了。

整出兩樣,王況也就不再想動了,這回就不是懶性做怪,而是烹飪這門技藝,如果什麼菜式都要自己傳授的話,就會給大家帶來很強的依賴性,不會願意去開動腦子,而是都等著王況拿出來。

只有競爭,才有創新,只有讓孫嘉英和客棧眾人有了危機感,他們才會絞盡腦汁的去翻新花樣來。如果這次大比不是第一屆的話,如果不是考慮到富來客棧的聲譽,王況根本連這兩樣都不想拿出來,最好還是能有其他客棧把孫嘉英蓋住,讓孫嘉英受點挫折才好。

只是既然是第一屆,那還是要以富來的聲譽為重,不然的話,身為東道主,主場作戰,要是不能確保第一的話,不光傷了富來眾人的心,打擊了大家的積極性,也會讓建安人失望,所以,這第一屆,必須確保拿第一。

其實芋泥丸子還有很多變種,可以下水撈,也可以上屜蒸,還可以油炸,如果細分的話,僅一個芋泥丸子的吃法就能搞出整整一桌十幾道菜,王況已經說了不少了,剩下的就靠孫嘉英和眾人自己去尋思了。

孫嘉英也是知道這一點的,因此當眾人起鬨著叫小東家再做一個的時候,他臉一沉:“鬧什麼?難道樣樣都要小東家教麼?自己先用心。”

鄺大則是左手握著把鍋鏟,右手拿個漏勺,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