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傳播華夏文化(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的天性就是這樣,對於輕易得到的東西常常嗤之以鼻,費盡千辛萬苦收穫的東西,哪怕是苦果,依然甘之若飴。
這就是人的劣根性。
因為這個原因,即使有不少人已經達到了可以毫無代價回到原部落的條件,可到目前為止,不僅沒有人想著離開,反而是生怕某一天被趕走。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也開始以“洞”部落族人的身份自居,並且透過自己的言行不斷的影響著後來的人。
這就是姜崖制定的同化政策。
同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用時間來消除各個部落的固有認知。
同化也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在你影響別人的同時,別人同樣的也在影響著你。
最後合為一體,不分彼此。
好在現在處於原始時代,每個部落雖然會有不同的特點,但也只是為了生存逐漸演變而來,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體系。
說白了,就是雖然有一些孤僻動作,不過還只是受過啟蒙教育,算起來只是個新兵,很容易就能把孤僻動作糾正過來。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不傳播一下華夏文明,怎麼對的起自己共產主義接班人的身份。
在這一點上,姜崖很是公平,無論是“巖”部落、“鹹”部落,還是“洞”部落、“桑”部落,都是需要被同化的物件。
不客氣的說,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是樂色(垃圾),都應該被同化。
其實來到這個世界這麼久,雖然沒有刻意強調,可在無形之中姜崖已經開始將華夏的文化傳播開來。
比如。剛來這裡的時候,語言還沒有形成體系,人們對很多事物的理解還停留在單音節、或者雙音節上面,想要表達一件事情通常是語言+手勢+情緒,十分的原始。
姜崖雖說學歷不高,可作為一個話癆來說,說中國話還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並且隨著教育的逐漸深入,大家也就慢慢掌握了“華夏語”。
就像四川話、廣東話、上海話這些地方口音一樣,“洞”部落的“華夏語”同樣結合了這裡的特點,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方言體系。
可以理解為第56個少數民族的語言,姑且將其稱之為“洞語”。
除了語言方面,“洞”部落的生活習慣也逐漸在發生改變。
比如用筷子吃飯、喝熱水、睡覺要蓋上肚臍眼等等一些生活小細節,在潛移默化中,都影響著族人。
另外還有華夏人的傳統,孝道、守禮等等,很多方面都在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悄然改變著。
姜崖不是國學大師,沒有深入研究過華夏人的行為習慣,真叫他開一門漢學課,估計也講不出什麼來。
但是作為一個心智正常的華夏人,很多東西是不需要理解其中的含義的。
在遇到具體事情的時候,本能的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上廁所的時候。是不是很自然的就會採用類似於亞洲蹲的姿勢解決問題。
比如在吃驚、憤怒、委屈、難過的時候,時不時要罵兩句國粹,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艹”
“牛逼”
“狗曰的”
……
張口就來。
再比如華夏人出了名的寵老婆,姜崖雖然不懼內,不過對藍的寵愛大家都看在眼裡的。
在他的帶動下,女性的地位雖說沒有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比起以前被當做貨物或者牲口來交易,已經算是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其他的包括教育、人倫、孝道等等方面吧,無疑都對這個星球的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陡然變成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