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站在一片荒蕪的土地前,心中滿是沉重。這裡曾經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森林,如今卻因為過度開發變得滿目瘡痍。

“這都是我們的過錯。”新文自言自語道。

回到公司,新文立即召集了所有高層開會。

“從今天起,我們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位,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新文的聲音堅定而有力。

“新文,這可不容易啊,會增加很多成本的。”一位高層說道。

新文目光堅定地看著他,“成本固然重要,但如果我們繼續破壞環境,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可是,這樣會不會影響我們專案的進度?”另一位高層提出了擔憂。

新文深吸一口氣,“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些影響,但從長遠看,這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新文決定先從正在進行的一個大型開發專案入手。他要求工程團隊重新評估施工方案,儘量減少對周邊生態的破壞。

“新文,按照你的要求,我們需要重新規劃路線,這會增加很多工作量。”工程負責人面露難色。

新文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辛苦大家了,但這是為了我們的家園。”

在重新規劃的過程中,新文遇到了來自投資方的巨大壓力。

“新文,你們這樣做會拖延工期,影響收益,我不能接受。”投資方代表憤怒地說道。

新文努力平復對方的情緒,“先生,我們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保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如果因為這個專案破壞了生態,我們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哼,你說得好聽,損失你來承擔嗎?”投資方代表毫不退讓。

新文咬了咬牙,“我願意承擔一部分責任,但這個方案必須改。”

與此同時,公司內部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一些員工認為新文的做法過於理想化,會讓公司陷入困境。

“新文,大家都對你有意見,你這樣做值得嗎?”一位老員工私下問新文。

新文看著他,眼中充滿了堅定,“叔,我知道大家不理解,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做正確的事,未來一定會好起來的。”

新文的妻子也為他感到擔心。

“親愛的,你這樣拼命,萬一公司撐不下去怎麼辦?”妻子憂心忡忡地說。

新文握住妻子的手,“別擔心,我有信心,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度過難關。”

為了找到更好的環保方案,新文四處請教專家,查閱大量資料。

“新文,你這天天忙得連家都顧不上,身體能吃得消嗎?”朋友勸他。

新文笑了笑,“沒事,只要能把環境保護好,累點也值得。”

在一次專家研討會上,新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卻遭到了一些專家的質疑。

“你的方案太冒險了,很難實現。”一位專家說道。

新文沒有氣餒,“我知道有難度,但請相信我,我們會努力做到的。”

經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新文終於拿出了一個令大多數人滿意的方案。

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由於採用了環保材料和技術,成本大幅增加,資金出現了短缺。

“新文,賬上沒錢了,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財務經理著急地說。

新文皺起了眉頭,“我去想辦法籌錢。”

新文四處奔波,尋找資金支援。但很多銀行都因為風險太大拒絕了他的貸款申請。

“新文,放棄吧,這根本不可能做到。”有人開始勸他。

新文搖了搖頭,“不,我不會放棄的。”

就在新文幾乎絕望的時候,一位環保組織的負責人主動聯絡了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