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他這才想起這兩堂課時間隔得太近,這會兒要跑另一棟樓……
這第二個老教授就沒剛才那個看著那麼好說話了,前一個剛才上課狂放心靈雞湯,這一個卻是很現實,冷冷的各種數字。
右側的大顯示器上播放著漫畫,是很簡單的黃底和幾筆勾勒的小人圖。
“經濟是分階段的。
第一階段,人們意識到“無形之手”的存在。控制經濟是很難的事,各國領導人都在為此煩惱。在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提出觀念政府其實什麼都不用做,是最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如果a把東西賣這個價錢,佔據了市場。b想做同樣的生意,要麼就降價,要麼就讓東西的品質變好才行。如此一來,消費者就會收益,東西也會越來越好,商人同時也能保護自己的利益,國家整體就會變得富裕。
第二個階段,人們意識到了“節約悖論”。無論經濟環境是好是壞,存錢總能讓自己變得安全一點。但後來人們意識到如果每個人都不花錢,那麼金錢流通就會減少,工作崗位就會減少,最後政府稅收就會減少,出現大量失業。有一個叫做凱恩的人提出應該銀行應該減稅,讓資金回流到市場上,同時政府應該進行各種投資,增加工作崗位。這樣一來錢流通後東西越來越多,政府的錢也就越來越多。
第三個階段,“菲利普斯曲線”出現。有一個叫做菲利普斯的人,他愛養鱷魚,同時也是經濟學家。他發現只要產品不停的出現,工作崗位很多,通貨膨脹就會出現,但失業的人少。如果控制住了物價,通貨膨脹就消失,但反之失業率就會上漲。所以政府可以透過菲利普斯曲線宏觀調控,只要能增加工作崗位,政府允許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
但是呢?政府沒想到人們也能看到這條曲線!所以後來出了事,哪怕是經濟萎靡不振的時候,人們工資低,也要求提工資,賣東西的人會繼續賣貴,通貨膨脹持續增強,失業率也同時增強,菲利普斯曲線不成立,經濟就會到非常危險的地步……
第四個階段,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出現。這時候各國政府為了保護自己,開始閉關鎖國,生產能生產的所有東西,控制分配。但李嘉圖提出一個概念,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強項,可以生產自己拿手的東西,然後出口賺別人賺不到的錢。李嘉圖靠著這個理念,說服許多國家開始全球貿易……
但這樣問題又出現了!
如果全球貿易開啟,那麼政府就沒辦法掌控國內的資金!
當歐州銀行打算降低利率,讓錢投入市場,美國銀行可能就會加息,使得這筆錢離開,如果離開了,美國的歐元儲備就會增加,歐元會貶值,歐洲富人因為害怕會加速離開……
這就是第五個階段,三元悖論!那就是政府不可能同時兼顧貨幣獨立性、匯率穩定、資本自由流動……
這五個階段都有一個對手,那就是理性選擇理論。
比如第一階段,自由貿易的開始,同樣價錢人們喜歡買好的,同樣品質人們會買便宜的,但這裡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人們的資訊是不對等的!
拿當年次貸危機舉例,每個人都相信房價會繼續漲,所有資訊都指向繼續漲,然後每個人都繼續買,甚至是貸款買!
當各種債務問題暴露之後,所有人都相信問題太嚴重了,美國政府不可能讓他們都完蛋……
實際上他們想的沒錯!他們最後都住到了廉租房,吃到了便宜的東西,只是他們的公司或者房子沒有了,銀行成了最大贏家。”
唐海在下邊聽得冷汗直流。
每一個階段初期他都認為是對的,但最後問題卻都這麼嚴重……
這老教授年紀雖大,但雙目有神,唐海覺得“鷹視狼顧”大概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