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除了那些負責日常巡邏任務計程車兵,以及少量充當斥候和將領親兵護衛的人員之外,張白騎竟然將林北手下的大部分騎兵統統帶走了。

然而面對這樣的情況,林北卻沒有流露出半點兒憂慮之色。因為他心裡非常清楚,如果張白騎真要謀反叛亂的話,憑藉著被帶走的那眾多兵力,想要殺死他林北簡直易如反掌,別說一次兩次,就是幾百次恐怕也不在話下。

但實際上,不僅是林北對這件事情泰然處之,就連平州計程車卒們同樣毫不擔心。他們心裡跟明鏡兒似的,明白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只要緊緊跟隨在林北身後,就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田地,可以種植莊稼收穫糧食;就能住進寬敞舒適的房屋,再也不用風餐露宿;甚至連自家孩子都有機會去學習那只有世家才能學習的漢字。

對於這些常年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來說,“一頓飽飯”和“每頓飯都能吃飽”之間的區別可是天壤之別啊!所以說,究竟該如何選擇,平州計程車卒們自然心知肚明。

林北給予平州百姓們的這份天大的恩情,就算傾盡他們一生的時間和精力也是難以報答完的。

正因如此,純樸善良的平州百姓們只能透過實際行動來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那就是竭盡全力地為林北實現統一大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彷彿只有這樣做,他們那顆充滿愧疚的心才能稍稍得到些許慰藉。

就在張白騎率領大隊人馬離開很久之後,林北猛然間意識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哎呀!我怎麼把這麼關鍵的一點給忘了呢?應該囑咐張白騎儘量多俘獲一些敵軍俘虜回來才對啊!畢竟這些俘虜可都是寶貴的勞動力資源呀!只可惜現在木已成舟,再說什麼也都晚了。好在目前還是和公孫瓚處於敵對狀態,以後有的是機會抓捕俘虜。

林北所駐紮的區域位於公孫範和公孫越營地的正對面,這片區域被劃分為安全地帶,弓箭手的箭矢即使拉滿弓射擊也無法抵達的邊緣。

公孫範與公孫越的兩個營地巧妙地構建成一種犄角之勢,彼此呼應、相互支援。而在它們之間,則特意空出了一條寬敞的道路,其寬度恰好足以容納大批兵馬縱橫馳騁。

如此佈局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條道路不僅能夠讓後續的支援部隊——那些剽悍勇猛的騎兵們迅速疾馳至前線戰場,還能與正面主攻的隊伍以及兩側輔助攻擊的營地協同作戰,從而形成三面攻擊之勢。

一旦戰鬥打響,中央的援軍主力部隊可以一往無前地衝鋒陷陣,而來自兩邊營地計程車兵則分別從側翼提供有力的支援。

然而,這條道路表面上看起來安全無虞,但實際上卻是危機四伏。對於公孫一方的友軍來說,它無疑是一條便捷通暢的通道;可要是換作敵對勢力踏入其中,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致命的陷阱。當敵方軍隊行進至道路中段時,公孫越和公孫範便會毫不猶豫地下令麾下的弓弩手萬箭齊發,給予敵人沉重的打擊。

不過幸運的是,林北一方對此早有防備,並制定了相應的應對策略。若非如此,那兩個巨大的圈壕溝又怎麼可能順利地連線在一起呢?

就在此時,只聽得“轟隆隆”的巨響不斷傳來,原來是己方的投石車再度開始運轉。這些威力驚人的投石車向公孫範和公孫越的營地發起猛烈轟擊,成功地壓制住了對方營地裡蠢蠢欲動的弓弩手,為己方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優勢。

只見那浩浩蕩蕩的平州騎兵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帶著陣陣戲謔的笑聲迅速地穿過了眼前這條寬闊的大道。馬蹄聲響徹雲霄,彷彿大地都為之顫抖。待騎兵們全部透過之後,眾人的視野瞬間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放眼望去,一支打著巨大“鄒”字旗號的部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