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歷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管亥站在那裡,目光凝視著糧倉的方向,思緒卻不由自主地飄回到了過去。他的腦海中清晰地浮現出林北昔日在私塾裡那一番番懇切的教導:“殺世家,分田地!將糧食分給百姓們。要知道,我們就如同行駛在水上的船隻,而百姓則像那無盡的水流。水既能承載船隻順利前行,亦能輕易地將船傾覆。”

此時此刻,這位一向被視為粗魯無文的大漢,終於深深地領悟到了這番話背後所蘊含的真諦。

原來,誰真心對待百姓,給予他們關愛和幫助,百姓便會銘記在心,並以十倍、百倍的恩情回報。

就拿平州來說吧,自從林北帶他們去了遼東後,彷彿給這片土地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生命力。讓平州的每一個漢人都吃得上飯,甚至都有田可耕種,甚至略微富裕一點的家庭還能飼養牲畜。

平州的每一個百姓都對林北充滿了尊敬之情,甚至許多人家還積極鼓動自己家中的子女投身於林北的麾下,心甘情願地為他效力。

這種情況與其他諸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別的諸侯往往都是透過強制徵兵的方式來擴充軍力。

想到此處,管亥心中再無絲毫遲疑。他猛地轉過身,面向身後等待已久的眾人,毫不猶豫地大聲喊道:“來人啊!立刻開啟糧倉,向百姓發放糧食!”

隨著他這聲高呼響起,現場瞬間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和喜悅的叫喊聲。人們激動得手舞足蹈,臉上洋溢著難以言喻的興奮與感激之色。

而就在這熱烈的氛圍之中,廣陽俊靡的百姓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支來自平州的隊伍的善意與關懷。

從這一刻起,這些百姓打心底裡認同並接納了這一支來自平州的勢力。

平州部隊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曾經名震天下的黃巾軍。

想當年,黃巾軍浩浩蕩蕩地北上殺至幽州之地,他們以雷霆萬鈞之勢誅殺當地的貪官汙吏,並將田地公平地劃分給貧苦百姓之後,旋即揚長而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沒過多久,那些大漢王朝的官員們又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被重新派遣至此地上位。於是乎,先前好不容易才分到百姓手中的土地,轉眼間就被盡數徵收了回去。

廣陽俊靡縣同樣未能倖免於此種厄運。

起初,這裡的百姓因黃巾軍的到來而看到了生活的曙光,分配田地後,心中滿懷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與期望。但隨著局勢的急轉直下,他們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間熄滅,再度深陷於絕望的深淵之中無法自拔。

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吏們憑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地位和權力,對普通百姓形成了一種近乎絕對的壓制。在這樣的高壓之下,可憐的百姓們別無他法,只得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的交出那些黃巾軍劃分給他們的土地。

日日夜夜,百姓們都在心底默默祈禱,盼望黃巾軍能夠再次揮師南下,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

皇天不負有心人,這一天終究還是到來了!儘管如今的這支軍隊已不再沿用黃巾軍之名,改稱為平州軍;他們所高舉的旗幟上的字跡也不再是那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鮮豔奪目的黃天白日旗。

但是,當平州軍攻破城池之後,其對待百姓的態度卻絲毫未變——依舊保持著秋毫無犯的優良作風。

不僅如此,管亥開倉放糧時的那份果斷與決絕,更是讓人不禁回想起昔日黃巾軍蒞臨此地之時的情景。一樣的愛民如子,一樣的嫉惡如仇,對於那些魚肉鄉里的世家大族則毫不留情地予以殘酷屠戮。

原本如同行屍走肉般麻木不仁的廣陽俊靡百姓們,此時此刻,彷彿突然間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生命力,整個人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