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說要快點,我幫姑娘一起去收拾。”

婚姻大事,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萬沒有當著人家姑娘的面,在外面直提的。

“那……”

元春不敢馬上應,還看蕭嬤嬤。

“去吧去吧!”

蕭嬤嬤直襬手,“收拾完了,再來給娘娘磕個頭就行。”

趕緊把這事辦了,也免得甄太妃那邊再出什麼么蛾子。

其實放一個女官出去,於皇后而言就是抬抬手的事。

奈何元春跟甄太妃那邊有太多牽扯。

只希望她以後能跟沈夫人似的,多念皇后娘娘的好。

“是!”

元春鄭重行了一禮,這才帶著青竹和抱琴去收拾自己的東西了。

雖是女官,但除了四季衣裳,除了家裡偷塞的銀錢,她並沒有什麼可收拾的。

宮裡的衣裳,她都不想帶。

但元春也知道,再怎麼,她也得收拾走。要不然就顯得太急切了,好像棄皇宮如敝履似的。

“怎麼說到現在?皇后娘娘沒有怪罪吧?”

能回家了,抱琴也好高興,小聲問青竹。

“皇后娘娘和我們太太一見如故。”

青竹笑朝望過來的元春道:“姑娘不必擔心家裡,太太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謝謝!”

元春眼中的水光閃現,她昂了昂頭,不讓落下來,“青竹,家中一切都好嗎?”

“放心,好著呢。”

反正她們太太挺好的。

至於二太太和二老爺還在祠堂的事,青竹體貼的一個字沒露。

“我祖母的身體還健朗嗎?”

“嗯!”

“小妹妹叫什麼?可愛嗎?”

“我們姑娘叫賈玥!”

青竹道:“特別可愛,如今見風長,太太半日不見,就想的不行。”

這一會,她們太太肯定已經想姑娘了。

姑娘在家,肯定也念著太太,吃奶恐怕都不專心。

坤寧宮中,皇后正跟沈檸說起慈幼局。

她沒什麼嫁妝,皇上沒銀子的事,京城有點腦子的肯定都知道。

所以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我聽說大同那邊的慈幼局,一直都是姐姐在捐贈,”這一會,皇后已經沒用本宮,也沒用沈夫人了,只以姐姐稱呼,“一年要不少銀子吧?”

“一年五百多兩。”

沈檸看過賬冊,“孩子們也在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給營裡的將官漿洗衣物,縫縫補補什麼的,他們都幹。”

“京裡的慈幼局,我原想著也讓他們接點活,奈何讓人一查才知道,還有好些貧苦人家,就是靠此過活。”

皇后嘆了一口氣,“沒辦法,我又只能打消了這主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沈檸道:“大同是邊軍,男孩子稍大點,都會入營參軍掙口飯吃,女孩子也基本會嫁給那邊的軍人。京城這邊……”

外面有點災,就有人往京城逃。

再加上原本人口就多……

沈檸知道,京裡的慈幼局更難,“娘娘何不讓有手藝的宮人,提早半年出宮,進駐慈幼局,免費教三個月的手藝?”

“手藝是他們吃飯的倚仗,如何會隨意教人?”

“精深的自然是她們吃飯的倚仗,但是基礎的呢?”

沈檸反問,“基礎人人都會的,教慈幼局的孩子們,並不會影響什麼。”說到這裡,她又道:“還有工部一些老手藝人,他們已經不太能做得動活了,但是,經驗在人家的腦子裡,妾身以為,也可聘入慈幼局教一教孩子們,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