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世紀)曾經兩次向埃及的阿蒙霍特普五世抱怨埃及送的金子質量低劣:20斤的金子提煉後就變成了5斤。兩河流域的工匠們還透過搭配不同化學成分的物質的比例來製造合金或合成物。比如一種被稱為“銅—鉛”玻璃的配方是:鉛、銅、硝酸鉀和石灰之間的比例為600:100:150:5;而當這些物質的比例變成60:10:14:1時,就製成了所謂的“阿卡德銅”。除冶煉金屬外,兩河流域人還可以生產某些化學原料。亞述人在公元前1千紀,可以配置和使用硫酸、蘇打、硫酸鹽等。他們還使用一些化學方法著色,如用熔化的金子給玻璃鍍上一層紅色。
兩河流域人對動植物的仔細觀察使他們在這方面具有豐富的知識。比如著名的巴比倫王米羅達巴丹拉丹的花園就按照植物的不同用途分類栽種。蘇薩的一塊泥板上記載了製造香藥膏的一系列植物名字,這些植物都具有芳香的特點。古代兩河流域人常常根據植物的外表來命名,如把一種植物稱為狗舌頭。書吏常用的植物名詞彙表中沒有發現任何編次序的規律,有些抄本用阿卡德語植物名詞對譯蘇美爾語的植物名詞,成為獨特的雙語植物詞典。出土浮雕板上的對鳥類和魚類的描繪形狀準確,姿態栩栩如生。經濟文獻中常有關於植物和動物種類的記載,如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拉爾薩市場上出售的食用魚的品種不少於18種,有些來自鹹水湖,有的來自運河。我們還可以從文獻中知道一些現已滅絕的稀有動物:當時存在著一種山羊,長著長長的鬍子,頭頂著分得很開的大彎角;在兩河流域的乾旱平原上還生活一種小馬,長著又短又厚又硬的鬃毛和駱駝一樣的腦袋;而印度特有的駝背牛的形象的出現表明在印度文明和巴比倫文明之間存在經濟和貿易往來。
5。 藝術
滲透於古代兩河流域日常社會生活的宗教思想同樣也影響著古代兩河流域的藝術。兩河流域的藝術品絕大多數用於宗教和政治目的。史前的彩陶器皿是兩河流域最早的藝術形式。來自於哈孫那、薩馬臘、歐貝德等文化遺址的不同時期的彩陶圖案各有不同的特點,其中不乏精美之作。
七 科學和藝術遺產(6)
兩河流域最重要的藝術形式是石雕刻藝術。由於這類藝術品容易存留下來,所以,我們對兩河流域雕刻藝術的瞭解主要來自出土的石雕藝術品。史前文化時期,人們常把一些石刻的動物像放於神廟內,這些神像前的石雕動物可能象徵著真正的動物犧牲。早期的動物雕像的製作手法比較粗糙,有的形狀使人很難分清是什麼動物。蘇美爾時期有一種“祈禱人像”,這種石制或陶製的人像雙手合一,呈禮拜狀。它們在神廟中代表王公貴族日夜佇立在神前乞求恩澤。這種雕像的藝術風格十分簡樸,胸肌是兩塊相交的平面,嘴唇和鼻子都由三角形表示。馬瑞出土的伊新—拉爾薩時期“舉水瓶的女神”雕像在技術上和藝術上堪稱傑作;尼尼微城新亞述王阿淑爾帕巴宮殿著名的“人面飛公牛和飛獅身神獸”由重幾噸的巨石雕成,高大宏偉,堪稱為亞述雕塑藝術的代表作。
兩河流域出土的浮雕藝術品也很多。這些浮雕圖一般刻在石碑上或牆壁石飾板上。現存於巴黎盧浮宮的早王朝時期的代表作、拉旮什的“埃安那吞鷲鷹碑”用象徵性的表現手法表示神權和王權的強大。銘文碑上繪有城邦軍團作戰的情形,一群鷲鷹神鳥啄食敵軍屍體和高大威武的拉旮什保護神寧吉爾蘇用大網擒敵的生動場面。公元前14世紀以後,亞述浮雕藝術開始獨領*,主要代表作是藝術風格和氣魄有強烈震撼力的淺浮雕石板圖。大批石浮雕圖板開始出現於阿淑爾那西爾帕和其子沙勒馬那沙爾的宮殿,在提格拉特帕拉薩和阿淑爾巴尼帕時期達到最高境界。在阿淑爾巴尼帕的宮殿中,四面的牆壁全用一幅幅浮雕圖板鑲嵌。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這些亞述王宮浮雕板堪稱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