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九福這時候倒是也覺得老趙家是外來戶其實是有好處的,算是他直系長輩的十分少,老趙頭老陳氏這一輩的陸陸續續都去世了,跟他同一輩的,也就不算是長輩了。
老趙頭想了想又說道:&ldo;老趙家的這些人,有爹和你四叔看著呢,保準不會給你添亂子,村裡頭這些人就問你娘,她整日的出門溜達,知道的比我清楚。&rdo;
老陳氏瞪了一眼老伴兒,轉頭對著麼兒卻笑眯眯的,說道:&ldo;放心吧,這事兒娘跟你慢慢說,咱們村人也不算多,很快就能理清楚,那些七拐八拐的人家,你也不需要記著,到時候娘幫你打發了就是,壓根不用搭理他們。&rdo;
趙九福當然也沒打算所有人家都去拜訪,他想要走動的幾乎人家,不是親近的親戚,比如說他舅舅家,或者幾位嫂子的孃家,就是在村中有些權勢的,比如村長家,不遠處的里正家,倒不是他市儈,而是真沒時間每一戶人家拜訪。
人際關係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趙九福在這一門學問上只能說及格,即使是在官場上,論疏通人脈的話,他的能力也只能說一般,並不算那種特別會鑽營的官員。
不過身為妻子的嚴玉華卻十分優秀,她在大戶人家長大的,從小就跟著嚴老夫人處理家事,對於這些人際往來得心應手。
趙九福還在京城的時候,嚴玉華就能不著痕跡的將他的同僚關係打理的妥妥帖帖,等到了瓊州府,除去懷孕生子的時間,也能是不是聯絡當地官員的夫人外交,讓趙九福想要做的事情越發的順利,不得不說在這一方面嚴玉華是十分稱職的妻子。
這一次回鄉也是如此,趙九福不過是仔細說了說家裡頭的人口和陳家村的情況,要帶回來的禮物大部分都是嚴玉華一手打理的。
等第二天趙家人紛紛上門,嚴玉華幾乎想都不用想,便知道適合送給他們的禮物放在哪裡,每一樣都妥妥帖帖,讓人說不出一個不字來。
送給老趙頭夫妻倆的東西,自然是最多最珍貴的,其中更是有一根超過百年的老參,放出去賣的話只怕能賣出一千兩的高價,其餘吃的用的加起來,差點沒把一個屋子都堆滿了。
送給趙九福的兄弟姐妹的,就略差一些,裡頭土產佔據大部分,又有比較珍貴的瓊州府特產,比如珍珠之類的,每個嫂子都能拿到一匣子,雖說不是珍品但在新亭府可難得。
送給趙九福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們的,就簡單了一些,若是成親了的,便是一些吃穿用的,若是沒成親的,男孩子就拿筆墨紙硯,女孩子也是一匣子珍珠,不過比送長輩們的要小一些,少一些,不過不管是做首飾還是留著當嫁妝都十分不錯。
去別人家做客的禮物嚴玉華也早有準備,若是年紀大的,一般都是珍貴的藥材,若是年紀輕的,多是瓊州府當地出產的緞子或者珍珠,這些東西在新亭府這邊少見,人人收到都覺得高興,就算是荔枝龍眼之類的乾貨也十分受歡迎,紅糖白糖更是人人喜歡。
一開始老陳氏看了還擔心,私底下拉著嚴玉華說道:&ldo;老九媳婦,送自家人倒也罷了,這做客也送珍珠的話,阿福會不會吃不消,你們倆年紀還輕,以後肯定還得生兒育女,可別把好東西都送了這邊的人,到時候倒是讓我孫子孫女吃苦。&rdo;
嚴玉華連忙安慰解釋道:&ldo;娘,您放心吧,珍珠這類的東西,在咱們新亭府是昂貴的很,但在瓊州那邊卻隨處可見,那邊靠海,只有上了檔次的珍珠才值錢,像是咱們送人的那些,隨便一兩銀子就能買來許多,這些年夫君光是收到的孝敬,只怕都送不完。&rdo;
老陳氏聽了不由咂舌,嚴玉華還說道:&ldo;夫君還特意挑了最好的給娘留著,到時候娘拿來用也好,磨成珍珠粉喝也養顏,敷臉也是極好的。&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