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外交風雲

隨著大唐在文化與經濟領域的變革與繁榮,其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外交事務也愈發頻繁與複雜。秦文龍憑藉著他的智慧與獨特見解,自然而然地捲入了這一場場外交風雲之中。

這日,朝堂之上,氣氛凝重。李世民坐在龍椅上,面色嚴肅地說道:“諸位愛卿,近日吐蕃遣使前來,欲與我大唐和親。吐蕃勢力漸強,其贊普松贊干布野心勃勃,此次和親之事,關乎我大唐西南邊疆之安寧,眾卿可有良策?”

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來,有的主張和親以結友好,避免兵戎相見;有的則擔心吐蕃心懷不軌,和親只是緩兵之計。秦文龍沉思片刻,出列奏道:“陛下,和親之舉,有利有弊。若能妥善安排,可保邊疆數年和平,且能促進文化交流與商貿往來。但需對吐蕃提出條件,令其約束部眾,不得侵擾我大唐邊境,並保證公主在吐蕃的地位與尊榮。”

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秦愛卿之言甚是。然派哪位公主前去,又如何確保吐蕃遵守約定?”秦文龍答道:“陛下,可挑選一位聰慧賢淑的公主,如文成公主,她才學出眾,定能在吐蕃傳播我大唐文化,贏得吐蕃民眾的敬重。至於吐蕃守約之事,可簽訂盟約,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並在吐蕃駐紮少量護衛,既保護公主安全,又可起到監督作用。”

李世民對秦文龍的建議頗為滿意,當即決定派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親。秦文龍受命負責和親事宜的籌備與安排。他精心挑選了陪嫁物品,除了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等貴重物品外,還特意挑選了大量的書籍、種子、農具以及工匠,希望能將大唐的先進文化與技術帶到吐蕃。

在文成公主出發前,秦文龍親自教導她吐蕃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以及外交禮儀,叮囑她在吐蕃要積極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兩國關係的友好發展。文成公主感激涕零,表示定不負使命。

送親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路西行,穿越山川河流,歷經艱辛。當隊伍抵達吐蕃邊境時,松贊干布早已率領眾臣等候多時。秦文龍與松贊干布會面,雙方互相寒暄後,秦文龍鄭重地將文成公主的手交到松贊干布手中,並獻上李世民的國書與禮物。

松贊干布見到文成公主美麗端莊、知書達理,心中大喜,對秦文龍說道:“大唐此舉,盡顯大國風範。本贊普定當遵守盟約,與大唐永結友好。”秦文龍說道:“贊普英明。希望此次和親,能讓兩國百姓共享太平,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在吐蕃期間,秦文龍協助文成公主舉辦了多場文化交流活動。他安排大唐的工匠向吐蕃民眾傳授建築、紡織、造紙等技術,吐蕃的民眾對這些新奇的技藝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紛紛學習效仿。同時,秦文龍還組織吐蕃的貴族子弟學習大唐的文化知識,如儒家經典、詩詞歌賦等,促進了吐蕃文化教育的發展。

然而,就在和親之事順利進行之時,大唐與西域諸國的關係卻出現了危機。西域的一些小國受到了西突厥的挑撥離間,開始對大唐產生疑慮與敵意,紛紛停止了與大唐的貿易往來,並在邊境地區挑起了一些小規模的衝突。

秦文龍得知訊息後,主動請纓前往西域,化解危機。他率領一支外交使團,帶著豐厚的禮物和李世民的和平誠意,踏上了西行之路。

當使團抵達西域諸國時,秦文龍首先拜訪了各國國王,向他們闡明瞭大唐的外交政策與和平意願。他指出,大唐與西域諸國一直以來都是友好鄰邦,貿易往來互利共贏,西突厥的挑撥只是為了破壞這種和平關係,以便其從中漁利。

為了消除西域諸國的疑慮,秦文龍提出了一系列合作方案。他建議重啟絲綢之路的貿易通道,大唐將降低對西域商品的關稅,鼓勵更多的商人前往西域經商;同時,大唐願意幫助西域諸國修建水利設施、發展農業生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