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凌晨時分,眾人就趕到黃山風景區蓮花峰西北麓的百步雲梯。

由於前一天準備的很充分,這場戲拍的很順利。

只有在何翠姑開始跪著抬擔架上百步雲梯的時候,有一個側面的全景鏡頭,這個時候曉慶姐就需要真正的用膝蓋來在臺階上跪著爬行向上了。

這個鏡頭,曉慶姐一共拍了三條,過了。

剩下若干個鏡頭,基本上就沒有膝蓋的鏡頭了,曉慶姐就在季大導演的要求下開始做戲。

季大導演的原話是:你是演員,戲是演出來的,而不是你再原樣複製一遍。否則的話,有很多戰爭片,那你就別拍了。難道你還真的要在戰場上跟著犧牲一遍嗎?

上天梯的時候,那擔架上的也是道具模型,不再是前世趙永生躺在上面了。

前世季宇寧想想當初這場戲也挺有意思。趙永生就躺在擔架上,從凌晨一直拍到黃昏,而且他也沒露出臉來,所以實際上他這一天就是當了一個人形的道具。

而且是用一個活人來扮演一個道具,還有很大的受傷風險,也虧得當時的導演怎麼想出來的。

曉慶姐在天梯上的很多特寫鏡頭,只要是鏡頭內沒有她的膝蓋,那她就不用跪在天梯上了。

他那磨破流血的膝蓋以及畫面中天梯上的斑斑血跡,也是化妝師道具師做出來的。

當然當天下午拍完這場戲的時候,她的膝蓋也是紅腫不堪,也有一絲絲的血痕,不過比起前世可算是輕的多了。

季宇寧之前就說過,如果真的爬上天梯,把膝蓋磨出那麼大的傷口,在夏天,如果再感染了,也是很麻煩。而且即便不感染,也會影響未來幾天她的拍攝。

京城,朝陽區,北三里屯。

中.國青年雜誌社編輯部。

嚴格說,中.國青年雜誌社現在的名字,應該叫中.國青年雜誌復刊籌備小組。

當然這個籌備小組只是對外的名稱。

主編室裡,關主編正在伏案奮筆疾書。

自從今年5月初已經明確了這家雜誌社很快將會迎來歷史上的第3次復刊。他一直都感覺壓力山大。

這家雜誌已經停刊12年了,很多人都對這一次雜誌的復刊報以很大的期望。

因此,雜誌社全體同仁都在全力以赴,準備復刊第1期的內容。

從6月份開始,兩個月來,他也在不斷的拜訪一些老領導,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指示和幫助。

在8月初的這幾天,他已經從一些方面得到訊息,今年下半年的那次全國青年的大會,將會在10月份舉行,而他們雜誌社的復刊號也基本上已經確定,就在9月份出刊。

不過好在這第1期的要目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

馬上,編輯部就要遵照送審程式的規定,將第1期復刊號的全部清樣向上報送稽核。

門一響,伏案的關主編抬起頭來。

進來的,是負責這一期復刊號一個主要版面朝華版面的一位副主編。

“老關,你看看這篇稿子,這是季宇寧發過來的。”

“哦,老劉,你們聯絡上季宇寧同志了。”

之前在7月份組稿的時候,雜誌社也曾經去京城大學聯絡過季宇寧約稿,但沒有聯絡上他,因為6月底京城大學已經放假了。

而放假之後,季宇寧也是行蹤飄忽不定。

他那一陣子剛剛買了房,正是處於狡兔三窟的時候。

“不是,是季宇寧同志從外地寄來的稿子,是投稿。他可能知道我們向他約稿,嗯,這稿子是他從皖省的黃山寄過來的,他正在那兒跟著北影廠的劇組拍戲呢。

老關,你先看稿子吧,稿子寫的特別好。尤其是其中的一首詩,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