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尚不明朗(第2/4頁)
章節報錯
管有李世民的口諭在前。
但眼下的形勢不可能僅靠一道口諭決定。
李世民在世時,這些大臣安分守己。
現在李世民去世,他們肯定不再那麼聽話。
這些老狐狸,必定會為自己的仕途未來不擇手段。
李治則不同,他得知訊息,立即回母后寢宮悉心照顧。
.....
侯君集需鎮守邊關。
雖想多留幾日,但如今朝廷動盪,邊疆必定不穩。
若蠻夷趁李世民喪期生事,邊軍在此,定出亂子。
出了皇宮,侯君集對李績和房、杜二人行禮。
“都是老朋友了,雖然我有意敘舊。”
“但現在陛下之事,我們都無心。”
“邊關之事耽誤不得,我還是儘早趕回去為好。”
“陛下的口諭,任何人不得更改。”
“今日朝堂上四皇子李泰和九皇子的態度高下立判。”
..............
“君集不多言,三位大人費心了。”
“守衛邊關是我職責所在,也期待三位大人用心盡力。”
侯君集已經說得夠多了。
他話中之意明顯,現在就看三位如何應對。
李績與侯君集志同道合。
但房玄齡和杜如晦的意思尚不明朗,若明確早該表明支援口諭。
都不是傻子,肯定有問題。
房玄齡看向杜如晦,示意他說。
杜如晦嘆了口氣。
“我明白兩位將軍的意思,既然說到這份上,我不瞞你們了。”
“我們這次下山,林帥並未說什麼,只是默許。”
“我們剛才借林帥的威望敲山震虎。”
“林帥不管朝政。”
“我們雖想遵循陛下的口諭,但如果朝中大臣執意讓李泰晉升。”
“我和玄齡也無計可施。”
“所以,此次前來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李績和侯君集頓時大驚。
這下真完了。
“哎呀,這該如何是好。”李績道。“若林帥不表態,我們雖與朝中將領關係不錯。”
“但我徐茂公已多年不在朝中,侯君集也一直在邊疆。”
“武將多數站在我們這邊沒錯,但若被四皇子李泰策反,我們也無能為力。”
四人面面相覷,搖頭苦笑。
真正的地獄級開局!!!
李世民的手指已經不再穩健,連筆都握不住了。
他託人代寫了這封信,並且一直貼身儲存,不讓任何人觸碰。信封上的血跡斑駁,滲透進紙張,記錄著一段沉重的過往。
李世民對林川的感情複雜,若說沒有好感,那絕對是假話。如果不是當年的那次誤會,他們兩人今日的關係或許不至於如此僵化。如果當初李世民能夠做得更好一些,林川也不會坐視不理,任由世家子弟對李世民造成傷害。
李道宗騎馬疾馳,一路風塵僕僕,終於抵達了位於都市邊緣的印臺山。
王雄擋在李道宗面前,他們是老朋友了。
“李將軍,你怎麼親自來了?”王雄明知故問,他得到了林帥的指令,任何來自京城的人都不得進入“八六三”山區。
“王雄,別攔我,我要見林帥。”李道宗眼眶泛紅,堅決地說。
今天,他一定要登上這座山。
李道宗以往溫文爾雅,很少發火,雖出身宗室貴族,卻沒有一絲傲慢。在林帥麾下工作時,他也是勤勉盡責。雖無法說是大唐名將中的一線人物,但他心思細膩,是少有的文武兼修的儒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