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果然有六分相似。

突厥分為東突厥與西突厥。

自東突厥被大唐兵鋒消滅,但很多突厥百姓逃到了薛延坨、高昌、吐谷渾等國。

後來西突厥、吐谷渾等國畏懼大唐百戰之師表面臣服,派出突厥人作為使臣也很正常。

不知這傢伙到底具體是哪個國家的使臣。

但是楊帆也懶得理會,只需知道他不是大唐人就行。

如今來到了大唐居然還敢不知天高地厚、口出妄言。

作為唐人,楊帆當然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斜睨了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傢伙一眼,語氣不善地道:“你以為你是誰呀?就這麼安排你想咋的?愛來不來,愛等不等,又沒人請你們來……”

如此話語從一個年輕官員的口中說出,而且還一副流裡流氣、吊兒郎當的樣子,差點沒把這赤紅臉色的突厥人氣壞。

作為突厥可汗的代表,來到大唐,哪一名官員不是對自己禮遇有佳。

如今居然被一名年輕官員罵,突厥人氣得喘著粗氣。

但本來面龐就有些赤紅,倒也不是很明顯。

只是粗短的脖子顯出一根根青筋,可以看出其內心的憤怒。

鴻臚寺的那名官員哭笑不得,但又覺得很解氣。

這些蠻夷居然敢埋怨,簡直是不知高低貴賤。

國大民驕,這很正常。

連普通百姓都看不起這些蠻夷,何況是朝廷的官員。

但作為朝廷的官員,總是要做做面子的,畢竟這些人身份特殊,代表邦國前來。

這名官員解氣的同時對楊帆欽佩不已,暗暗豎起了大拇指。

只是這位禮部侍郎的脾氣也太憨、太爆了一些。

完全不顧及朝廷官員的形象,難怪被人稱之為棒槌!

不過心中暗罵這個蠻夷有眼不識泰山。

惹誰不好,偏偏惹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禮部侍郎,不是找懟麼?

更何況大朝會的位置安排和覲見順序都是由禮部安排。

這蠻夷居然敢抱怨,不是正好撞到槍口麼?

楊帆才懶得理會這些人的想法,更不會管這突厥人臉色好不好看。

如果這傢伙敢炸毛,即使是在太極殿也得好好收拾他一頓,讓他清楚自己的身份。

這裡是大唐,不是突厥人耀武揚威的地盤。

再說了,一個突厥人跑來大唐牛氣沖天,不是找罵的麼?

突厥人氣憤不已,目露兇光,緊緊盯著楊帆咬牙切齒地道:“某乃突厥使臣阿史那思雲,突厥可汗的胞弟,汝乃何人,居然敢口出狂言,難道這就是大唐的禮儀,汝的話是否代表大唐朝廷?”

詫異的看了阿史那思雲一眼,沒想到這傢伙還有些來頭。

要知道阿史那這個姓屬於突厥貴族的姓氏。

而且這傢伙是突厥可汗的胞弟,身份可不低。

只是簡簡單單的拜年而已,有必要派出突厥的皇親國戚過來麼,確實有些意外。

呲了呲嘴,楊帆露出一口白牙笑了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某乃禮部侍郎楊帆;我大唐當然是禮儀之邦,但禮儀也只是針對朋友而言,對於那些身懷狼子野心、口出狂言的人我大唐只有棍棒……”

“剛剛某隻是抱怨兩句,在汝的口中怎麼成了狼子野心?簡直不可理喻,等一會兒某一定稟告天朝陛下,懲戒於汝……”阿史那思雲心頭一驚,趕緊辯解。

雖然他們突厥人從來沒有真正臣服於大唐,但卻不能拿在明面上來說。

更何況此行他有更重要的目的,可不能因為無意之言而斷送。

楊帆憋了這突厥人一眼,無所謂地道:“請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