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李恪。

這小子跟李世民長得越來越像了,只是看起來稚嫩了一些。

看來歷史上被李世民誇讚“英果類我”果然有些道理。

看到楊帆找到自己面前,李治笑呵呵的說道:“喲,宴會都要開始了,姐夫還沒找到座位?”

“反正晉王殿下也用不了這麼大的位置,不如微臣也一起坐下吧!”說著,不理會李治的陰陽怪氣,直接一屁股坐在了李治的旁邊,都快要被李治給擠出桌子。

“你……你!”看著死皮賴臉的楊帆,李治真拿他沒辦法。

“呵呵,妹夫不妨過來和本坐?”李恪顯然也看出了一些端倪,趕緊出來打圓場。

楊帆擺手拒絕道:“謝過吳王殿下,不過,晉王這裡的位置大得很,沒有換的必要,況且,本公與晉王情深誼厚,想來晉王殿下不會如此小氣,是吧殿下!”

“咳……姐夫說的不錯!”

話都說到這裡,李治當然不好拒絕,只能苦著臉答應。

楊帆也毫不客氣,直接坐了下去,看著桌上有一份單子,楊帆誤以為是選單,問道:“殿下,能把那東西給我瞧瞧嗎?”

楊帆很好奇,李二陛下用來招待客人的菜譜是什麼?

把東西拿到手,楊帆卻傻眼了,原來桌上放著的並不是宴會選單,而是表演的節目。

第一首就是《秦王破陣樂》,還沒怎樣看完,不遠處的表演團隊就上場。

一百二十名披甲執戟的伶人表演,其左面呈圓形,右面呈方形。

前面模彷戰車,後面擺著隊伍。

隊形展開像簸箕伸出兩翼、形了成打仗的陣法。

整首曲子聲音十分的高昂,非常具有扇動力。

等到第二遍,大家都輕輕唱了起來: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

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聖開昌歷,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也許受到表演氣氛感染,一干皇親國戚和朝廷文武大臣也跟著唱了起來。

陣陣高呼聲音激盪洪亮,幾乎能掀翻房頂!

就連楊帆這種只會唱兩句流行歌曲的人,也照著歌詞哼唱了起來,最後也敞開嗓子豪叫起來,

一連高唱了三遍,讓諸人以及的圍觀者皆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此時,就進入了曲子的後半段。

由伶人團隊吹奏大軍進攻的號角聲,以及配合號角聲模擬出來的戰馬奔騰的場景,節奏緊湊激昂,引人熱血沸騰。

有人已經在激情之下用快子敲碎了好幾只碗了。

一下子,殿內的氣氛剛開始就達到了頂端,這讓寒冷的冬天不再那麼冷。

楊帆放眼望去,宴會的各個區域都劃有固定的劃分,有族老,有文武大臣……

果真是一場令人心動的開幕盛宴。

不說武將們瘋狂拍打自己的胸脯,好幾個文官面色也漲得通紅,表情興奮至極,彷彿下一刻就會駕鶴西去。

楊帆百無聊賴的坐著,憋著憋嘴,有些無語,這些人也不怕突發腦溢血啊!

還沒等楊帆多想,坐在武將功臣位置上的一位老頭就撲通一下栽倒在了地上?

有相熟的官員想將老頭重新攙扶回座位上?

結果上前一看,發現這位已經暈過去了。

“叔寶,快醒醒,快、速請太醫!”

一時間殿內方寸大亂,不少人都圍了上去!

御醫很快到來,一來到就幫著這位魁悟大漢地脈。

這個御醫楊帆倒認識,去年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