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除了楊帆的嚎叫聲,靜悄悄一片。

裡面其實並不是只有李二陛下,長孫無忌、魏徵、房玄齡、蕭瑀、馬周、岑文字、李靖、李績、李存恭、程咬金……等文臣武將匯聚一堂,顯然是在商議無比重要的政事。

眾人卻無一不被楊帆的這一聲冤屈震得有些愣神。

這棒槌還有求別人為你做主的時候?

不約而同的,眾人都將目光瞄向一臉呆滯的長孫浚。

可是這傢伙臉上血痕累累,雖然血跡已經開始乾枯,但也顯得悽慘不已。

大家秒懂,想必是這兩人起了衝突。

且不論誰對誰錯,楊帆這傢伙毛都沒傷到一根,這長孫浚必然是吃虧的那一個。

楊帆卻還做出一副委屈得不行的模樣,簡直是太不要臉了。

不過大家對長孫浚並沒有什麼同情的心理。

被人欺負了沒辦法,畢竟楊帆這小子身手矯健且心智如狐,不知道多少人栽在他手上。

可你連裝弱者都不會,是不是太無能了一些,所以眾人都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只有長孫無忌面色黑如鍋底,手掌也不由攥成了拳頭,指頭都有些發白。

自從知道長子長孫衝傷到要害部位,長孫無忌就把剩餘的幾個兒子全部放出來歷練,以期能夠培養出一個繼承衣缽的人選。

哪知道這個三兒子剛去北衙禁軍上任沒幾天,就被打的血肉模湖,怎能讓不讓他心疼。

他長孫家又豈是好惹的,不過長孫無忌知道李二陛下在此,該如何決策當由皇帝決定。

李二陛下雖然面色不變,心裡卻一直罵娘,楊帆這小子簡直就是一個惹禍精。

這才剛回到長安城又惹出了一樁破事,簡直是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

不過李二面上卻毫無表情,開始仔細詢問事情經過。

事情倒也不復雜,長孫浚奉命維持金光門的通行,不許城外的百姓從外面進城門。

這是皇帝和眾位大臣一致商議的結果,因為今天金光門只允許出征吐蕃最後的大軍進城。

長孫浚不讓楊帆從金光門入城惹惱了這傢伙。

這事有些為難了,好像兩人都沒有錯,但又都有錯。

長孫浚按皇命行事,而楊帆雖然沒有與大軍一同返回,可不管怎麼說,他也算是出征吐蕃的一員大將,不讓他從金光門進城也有不妥。

但不讓從金光門進城楊帆就悍然反擊,當場將北衙禁軍的校尉長孫浚給生擒活捉,這也太憨了。

若要處理起來也很簡單,各打五十大板就好了。

長孫無忌聽完後卻不幹了!

若各打五十大板自己兒子豈不是太吃虧了?

小眼睛咕嚕一轉,眼前頓時一亮,趕緊稟奏道:“陛下,請下旨治忠義侯違抗皇命之罪。”

雖然心頭不爽,但長孫無忌不僅是朝中重臣而且是自己的大舅子,李二隻得耐著性子問道:“為何?”

長孫無忌胸有成竹的說道:“陛下,經過眾臣的商議以及陛下的旨意,今日金光門只允許未到兵部交旨的將士通行。”

“而忠義侯十幾天前就已經回到長安城,不屬於從金光門進城之列,因此長孫校尉阻攔並無過錯。”

“反而忠義侯恃寵而驕,枉顧皇命,其行可恥,其心可誅,請陛下明鑑。”

見到父親給自己出頭,長孫浚感動得哭了,薑還是老的辣,一下子就抓到了重點。

於是一把鼻涕一把口水的哭喊道:“陛下,微臣無辜被打,您要為我做主呀。”

那悽慘的模樣兒,簡直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很多不明內情的大臣也不由竊竊私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