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上門討教(第2/2頁)
章節報錯
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
又有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鑑,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100種治病藥方,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攜帶各種穀物和蕪菁種子等。
可以說這些東西為吐蕃的快速掘起提供物質基礎。
看著清秀雅麗的李雪雁,楊帆沒想到這小姑娘在原歷史中承受了如此的厚重。
不過,只要外族不痛快,自己便痛快了!
在楊帆陷入思緒之時,李雪雁朱唇輕啟說道:“今日小妹前來,除了感謝楊大哥援手之恩,另外想討教一番詩詞歌賦,楊大哥作為英武的男子,卻能寫出如此悽美的詩詞,小妹佩服不已,請楊大哥不嗇賜教。”
其實這是李雪雁想不通的地方。
甚至很多長安城的人也想不明白,大多認為楊帆的詩詞是抄襲的。
在他們看來,楊帆是個棒槌,若是舞刀弄棒倒很是有幾分虎裡虎氣,上戰場也可能是一個攻城掠地的猛將。
可要是說起行文弄墨,眾人還真就不服楊帆。
哪怕有《琵琶行》這首詩在前,讓眾多清倌和文壇才子刮目相看。
但琵琶行只是用平鋪直敘的手法,淺顯直白的遣詞用句,平淡中卻孕育出一股發人肺腑的哀愁,才很容易讓人不由陷入其中,要說文學素養其實沒有到極致。
若說琵琶行是偶有所得,《水調歌頭》確實完全風格不同。
《水調歌頭》整首詞用精雕細琢的文字排列,單單只是字裡行間蘊含的那種纏綿悱惻的哀愁悽苦就讓人依依不捨。
大多數人認為絕對不是楊帆這種只會動拳頭的傢伙能寫出來的。
詞由心生,修飾手法再誇張,若沒有相應的人生體會感悟,如何能寫得出這份情感?
可要是說抄襲,那麼問題就來了!
抄誰的?
畢竟這種水平的詩詞,一旦橫空出世,必然會在短時間內傳遍士林文壇。
很多所謂的飽學之士其實也研究過楊帆的詩詞。
也曾想到楊帆是否是抄襲或代寫,可想來想去,找來找去,非但想不出這些詩詞的印象,連相似風格的詩人都想不出。
這就不由讓人意外了,不得不承認,這詩詞真是楊帆那個棒槌寫的!
可是以楊帆的閱歷,又顯得矛盾不已,才讓眾人疑惑不定,連呼怪哉!
不過他們哪裡想到楊帆是個穿越者呢,更是一個文抄公?
這也是李雪雁這樣的眾多才女有一探究竟想法的原因。
見李雪雁一副悻悻求教的樣子,楊帆傻眼了!
沒想到這小姑娘還是一個文藝青年。
對於詩詞歌賦,楊帆是七竅通了六竅,還有一竅不通,盜竊幾首詩詞那還有可能。
討教詩詞蘊意,那不是扯淡麼?
正尋思是該如何應付之際,下人來報,詩詩姑娘來訪,頓時讓楊帆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