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太極殿,回望殿宇連綿的皇城,楊帆心頭一股豪情陡然升起。

既然已經種下了希望,總有破土發芽的一天。

只要這套機制能夠徹底落實,大唐一定能威服四海,永遠屹立於世界之巔。

自打隋朝創立科舉制度,四十幾年斷斷續續只進行了五六次科考。

除了受到門閥世家阻撓,更多的是隋朝本身沒有引起重視。

而在唐朝,也只是在武德年間舉行了那麼兩三次,可也是因為籌劃不周,都是草草收場。

可以說,滿朝文武沒有一點半點舉行如此大規模考試的經驗。

更主要的是沒有引起統治者的重視。

如今有了這些考試細則,又有李二竭盡全力支援,楊帆相信效果會逐漸顯現出來。

當然,楊帆並不盲目!

他並不指望此次科舉考試招攬到什麼寒門人才,只是未雨綢繆、圖謀未來罷了。

“忠義侯……咳……姐夫……”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把楊帆從思緒間拉了回來。

回頭一看,李治這個小正太正揚著腦袋站在他身後,幾名內侍則落在稍遠的後方,並沒有靠近。

見到楊帆看去,李治有些膽怯的縮了縮腦袋,不過顯然有事,一副欲言又止、可憐巴巴的模樣。

楊帆心頭暗笑,沒想到未來的高宗皇帝如此膽小。

不過楊帆也不反省反省,自從李治討要武媚娘被他拒絕以後,哪次不是故意捉弄李治。

如今李治心智不成熟,當然有些害怕與楊帆相處。

不過,楊帆口中卻是搭話道:“殿下怎麼有空來太極殿,不用進學麼?”

李治翻了一個白眼,無語地道:“學堂每十天休息一天,今天正值休沐!”

說著,李治略顯鄙視的看著楊帆,連這個都不知道,果然是傳說中的莽夫,只會動拳頭的棒槌,根本不學習。

不敢明著反抗,李治只能在心中暗暗鄙視。

楊帆臉色一紅,略顯尷尬:“哦,事情比較多,忘了。”

雖然很想教訓這小子一頓,可畢竟對方是個親王,又是自己的小舅子,而且還是長孫無垢的兒子,還是決定饒他一回。

看李治並沒有離開的意思,楊帆不解地問道:“你是特意來找我的?”

李治點了點頭,說道:“三哥的腿傷已經痊癒,特意在驪山的莊園宴請賓客,三哥特意叫我過來請你過去。”

能被李治稱為三哥的,也只有吳王李恪了。

自從上次被刺殺,李恪傷到了大腿,一直在驪山的莊園內修養。

算起時間來,也有將近兩三個月沒見到他了。

如今想要面對他,還真有些尷尬!

畢竟陰差陽錯與楊妃有了不清不楚的關係,還真不知道以什麼心情面對。

想了想,楊帆說道:“正好無事,我府上的馬車也在宮外等侯,要不咱們一起去?”

車到山前自有路,和小正太一起去,也許能夠緩解一些尷尬。

李治大喜:“真的?早就聽小兕子說姐夫的馬車天下無雙,本王也正想試試。”

四輪馬車內,李治坐在車廂裡,興奮得上躥下跳。

這摸摸那看看,一雙不夠用了,活脫脫一個好動少年。

生長於皇家,李治什麼樣的奢華沒見過?

只是這四輪馬車的樣式實在太過新穎,車廂內的裝飾也別出心裁,小正太又正是對一切都好奇的年紀。

一會兒問坐墊是什麼動物毛皮製作,一會兒問馬車這麼為什麼平穩,可算把楊帆煩得夠嗆。

驪山,其實也是屬於皇家度假園林。

上次在驪山做出那首《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