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攪動風雲(第1/5頁)
章節報錯
屋外大雪紛紛灑灑,殿內飄蕩著檀香的味道,李二陛下抱著小兕子坐在桉几旁。
高陽公主恭敬的給李二陛下奉上香茗,悄悄退回了楊帆身旁。
這下意識的動作讓李二陛下的太陽穴突突亂跳,呷了一口茶水,不悅地道:“漱兒,剛才不是讓你們把這小子送出皇宮,怎麼把他帶來你寢宮裡面了?”
女兒差點被這小子吃幹抹淨,李二陛下顯然是嫉妒了。
在高陽公主支支吾吾半天,眼睛一轉,趕緊解釋:“父皇,書中有些知識看不懂,所以刻意請忠義侯前來給兒臣講解。”
李二當然不會聽高陽公主的鬼話,盯著楊帆問道:“是真的嗎?”
“正是!”楊帆義正言辭的回答。
心頭暗暗補了一句,他是來約會和講故事的,可不是做什麼學問。
李二當然不會這麼輕易被矇騙,轉頭對著高陽公主說道:“漱兒勤奮好學,父皇很欣慰,既然如此,父皇倒想見識見識到底是什麼知識難到了漱兒。”
這次高陽公主並沒有猶豫,蓮步輕移轉向了書房裡面。
而楊帆灰白,這個時代的四書五經,他懂個毛線啊!
很快,高陽公主便拿著兩本書返回,好像這封面很熟悉的樣子,楊帆有些意外。
正想拿過來看時,卻被李二陛下搶先了一步拿在手裡。
定睛一看,分別叫《楊氏啟蒙學》和《楊氏算學》。
翻開楊氏啟蒙學首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李二陛下有些茫然:“這是什麼書?”
要知道他不僅能運籌帷幄指揮千軍萬馬,更是熟讀經史博覽群書。
可是想來想去,也沒想起來哪本書裡有這麼一段話。
如果見過,這樣的書自己怎麼可能沒有印象?
更主要的是,此書三字一句,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文辭通俗、順口、易記,更蘊含著至理。
此書名為楊氏啟蒙學,莫非是華陰弘農楊氏所著?
李二陛下看向高陽公主,目光灼灼:“此書是何人所著?”
高陽公主額頭一抬,傲嬌地道:“此書乃忠義侯所著,後面有印章。”
楊帆微微一愣,很快反應過來,難怪覺得封面有些熟悉。
李二陛下轉頭看了楊帆一眼,手捧書籍繼續看下去。
越讀越是心驚,越讀越是敬佩,翻到最後,至‘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時戛然而止,頗有些意猶未盡之意。
後面確實有一個紅色的印章標註,議善先生著。
李二陛下神色複雜,這書居然是一個棒槌創作出來的?
雖然知道楊帆會一些詩詞作賦,可著書與作詩詞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這本《三字經》淺顯易懂,取材典範,包括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
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孩童背誦《楊氏啟蒙學》學字的同時,既可以瞭解常識、以及及歷史故事,更能知道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此書語句短小精煉,朗朗上口,實乃啟蒙的好讀物。
這特麼簡直就是大儒的水準,即便那些聲名遠揚的飽學大儒,也沒幾人能作得出這樣一本奇書!
太讓人震撼了!
李二陛下幾乎可以保證,此書只要一推出,必將風靡天下,成玎孩童啟蒙的最佳讀物!
到那時,楊帆的名字亦將會家喻戶曉,一個大儒稱號怎麼都跑不掉了!
這小子難道真是一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