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三年七月某日,豔陽高照。闌

轉眼之間,楊帆已來到江南三月有餘。

酷熱的天氣並沒有阻止百姓的熱情。

畢竟,百姓們心頭對未來的期盼比勐烈的陽光更加灼熱。

自從執掌華亭縣以後,楊帆招賢納士,不斷改變民生,每個百姓眼中都洋溢著幸福的光亮。

有付出就會有回報。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若是魚肉鄉里欺男霸女,老百姓定會把此人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口口相傳萬事唾罵,令其遺臭萬年。闌

反之,若是能為老百姓做實事,他們就會將你記在心裡,永遠念著你的好。

楊帆雖然才執掌華亭縣幾個月,但一系列的政策早已深入人心。

因此,他在民間的聲望日漸高漲,百姓敬他愛他交口稱讚,更為為他立生祠……

今天更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十幾萬人的共同努力,再加上現代化的工具,新城的建設如同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當楊帆的馬車頂著烈日前往新城主持新城入住及房子分配儀式。

路上的百姓遠遠見到楊帆的馬車,都會安靜的站立在街道一旁,或是行注目禮,亦或是乾脆拜伏於地……闌

見狀,馬車裡的楊帆乾脆站出馬車,任憑陽光灑在自己身上,微笑著跟百姓們揮手致意。

心裡唏噓的同時,也得意非凡!

沒想到前世作為一名屌絲,生平沒做過幾件事兒。

今生穿越一回,卻能被百姓感恩戴德,怎能不讓他激動。

更何況,這時候的百姓確實太淳樸、太單純了。

只要給他們一點點的恩惠,他們就會永遠記在心裡。

從古至今,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員,總是看不起這些泥腿子,卻不知道這些人推動著社會的每一次變革。闌

如果上位者能夠讓這些人活得下去,他們又怎會不擁護你呢?

由於街道兩旁跪倒的百姓一片接著一片,楊帆一行的前進速度不得不稍稍見緩。

坐在後面馬車上的陳學禮、權萬紀一行,內心則是震撼不已。

歷朝歷代,又有幾人能像楊帆一樣深受百姓的擁護?

即使是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李二陛下,在百姓中的聲望也沒有眼前這位大都督高吧?

當初還對楊帆各種天馬行空的政策有些不理解。

如今他們有些慶幸能夠親自參與到這樣的改革中來。闌

只要能夠繼續堅持下去,他們這些人必然能夠名傳千古。

裴行儉、狄仁傑等一眾年輕人,看向楊帆的眼神充滿了崇拜。

這就是他們的大都督,能跟隨這樣的人,何其幸也?

哪個人又沒有虛榮心呢?

作為官員,能夠得到治下百姓的認可,那就是最大的肯定。

席君買和王孝傑領著一眾護衛騎著高頭大馬在前方開路。

聽著百姓陣陣的嘶喊聲,兩人的頭顱昂的更高了。闌

這就是他們跟隨的人,能夠為這樣的人效命,是他們一生的榮耀。

蕭瑀、江弘斐等被請來的各大世家主事人直接被這種場面震住了。

沒想到楊帆只是來幾個月,就已經收攏了民心,簡直太可怕了。

要知道他們這些江南士族經營了江南數百年,這些百姓都沒有這樣的認同感。

他們很清楚,從這一刻開始,江南再也不是他們江南士族的江南,而是由眼前這位風光無限的大都督說了算。

蕭瑀不由感嘆,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至此以後,他們這些江南士族要麼老老實實的服從管轄,要麼搬離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