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廢立之爭(第2/5頁)
章節報錯
“太子乃是國之儲君,只要沒有犯大錯,就是帝國的皇帝,豈會做出這等禽獸不如之事?”
“如果太子真的知道侯君集會造反,為何太子一點動靜也沒有,僅憑藉一個幕僚的口供便認定太子知道謀逆一事,未免太草率了,要不找太子過來對質?”
長孫無忌嘴裡替太子求情,心裡卻暗暗叫苦,這位太子殿下也太不讓人省心了。
想在李二陛下眼皮底下搞事情,也不知道把屁股擦乾淨一些。
別人或許不相信這份供詞的真實性,但長孫無忌只是看了一眼,便深信無疑!
太子雖然一向軟弱,做事情沒有主見,但卻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即使侯君集當面提出謀逆之事,李承乾也不會說出來,反而會處處維護。
這也是為什麼長孫無忌一直支援李承乾的原因。
侯君集作為支援李承乾的軍方老,兩人屬於一榮俱榮的關係,李承乾沒有告發侯君集也理所當然。
雖然知道供詞九成以上是真的,但長孫無忌卻不能這樣說。
本來李二陛下就想改立李泰為太子,如果李承乾真鬧出這事兒,太子之位被廢顯然已成定局。
當然,長孫無忌心裡還有僥倖,就是認定李二陛下不是真的想廢黜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剛剛皇帝問他易儲的意見,顯然是念及父子之情,也不想子孫後代為了皇位而不擇手段。
不過,也幸好李承乾在侯君集謀逆期間沒有一絲異動,至少現在還有轉圜的餘地。
李二陛下輕嘆一聲,看著一臉惶然卻冷汗密佈的長孫無忌,嘆息道:“你我君臣相交莫逆,自亂世而起,歷經波折披荊斬棘才將這座江山經營的蒸蒸日上,朕是不會懷疑你的忠心的。”
“只是朕有些想不明白,太子的心裡在想什麼,本來只要他好好的待著,等朕百年以後就可以登上皇位,他就這麼等不及嗎?難道皇位就真的如想象中那麼美好?”
長孫無忌慚愧得伏地叩首道:“陛下對無忌的信任,無忌銘感五內,粉身碎骨亦難以報之萬一!”
“不過,若太子真的知道侯君集謀逆而不告發,更體現出了仁德的一面,顯然是一個守成之君……”
“更何況,一直以來,觀音婢也希望太子做一個仁德的皇帝。”
知道謀逆而不告發,這是何等的罪名?
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等同於謀逆的滔天大罪,那是要誅九族的。
當然,長孫無忌知道皇帝不至於如此絕情,也不可能誅自己九族。
但是現在聽皇帝的口風,顯然很糾結要不要追究太子的連帶責任!
長孫無忌是個聰明人,是以並沒有為李承乾辯解,只是說李承乾沒有告發侯君集是因為情誼,是仁德之舉。
當然,他不可能不做一下最後的努力,故意提起自己的妹妹長孫無垢。
李二陛下對妹妹的寵愛無人能及,便是世人眼中最得皇帝寵愛的楊氏王妃,也要稍遜一籌!
如今把李承乾的仁慈說成是妹妹長孫無垢所希望的,自然是借力打力。
果不其然,聞言後李二陛下沉默了。
李承乾從小聰明靈利,溫潤如玉,才會在小小年紀便被李二大加培養。
卻是不曾想到,自從摔斷腿以後,這個兒子卻越來越懦弱,這才讓李二陛下看不慣。
如今卻連屬下謀逆都制止不了,李二陛下自然是更加失望。
可若是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廢掉,那他以後又怎麼辦?
歷朝歷代,對於前太子來說,就沒有一個人能夠得到善終的。
一旦李承乾被廢,迎接他的只有死路一條……
親情在皇位面前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