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意外之喜(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到楊帆的話,李二陛下頓時苦下一張臉來,如今大唐國泰民安,哪有如此多作奸犯科之輩。
整個大唐,一年的死囚也只有十來人而已。
但是他可是堂堂九五之尊,剛剛已經把大話說出去,如今卻辦不到,還真有些尷尬。
要知道,楊帆可是很少開口請求幫忙的。
不過,這小子要這麼多死囚幹什麼,難道這傢伙想要這群死囚進行比鬥。
雖然死囚都是窮兇極惡之輩,但並非所有的死囚都是武功高強之輩啊!
再說了,如果讓這些死囚去當兵,那不是乾坤顛倒、朝綱大亂?
功就是功過就是過,雖然楊帆功勞很大,但也不可能用這些功勞去換取死囚的自由。
李世民搓著手,不好意思地道:“這……這可能有些難辦!”
見李世民有些尷尬,李績趕緊解釋:“忠義侯有所不知,大唐民豐物足、國泰民安,很少有窮兇極惡之輩,因此,需要這麼多的死囚,在大唐境內根本找不到。”
楊帆一拍腦袋,愣在原地,這時才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了,腦中不由閃過一則故事。
《資治通鑑》裡有過關於李世民這樣一個記錄:
“辛未,帝親錄繫囚,見應死者,閔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這段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後勤於治國,每天都要批閱奏摺。
在李世民在翻看全國死囚案件的時候,發現那些死囚的監獄生活非常悽慘,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在自己登基之前因犯罪判處死刑的。
當前的大唐人民安居樂業,一派繁榮之象,再看看這些苟活於監牢的死囚。
李世民心中頓生憐憫之情,所以就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
李世民再三考慮之下,決定讓獄中的390名死囚回家與家人團聚,為期一年,次年秋天需要回來接受審判。
李世民的諭旨下發後,390名死囚欣然回家。
當時很多大臣有了擔憂,這麼多作奸犯科被判死刑的人重獲自由,怎麼可能還會如約回來接受審判呢。
再說這些都是亡命徒,出去了保不準還會做什麼壞事出來。
所有人都認為,這390名囚犯不會有一人回來,除非是個傻子。
但是皇帝的命令沒人不敢聽,只得盼著這些死囚能夠履行君子之約,
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已經到了李世民與390名死囚約定的歸期。
好多官員本以為不會有一人回來,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
可在次年秋天,當時被釋放的死刑犯們,陸陸續續都回來了。
後來,李世民派人清點人數,卻發現少了一人,這讓李世民不禁有些失望。
那時候的古人非常講究誠信,出現這種情況,連其他的死囚都忿忿不平。
他們認為皇帝能夠給大家一年的自由時間陪伴家人,已經屬於仁至義盡,如今這個不守君子之約的人簡直是給大家抹黑。
不過後來事情發生轉變,在獄吏的調查後發現沒如期回來的這個死囚離都城很遠,可能是由於路途原因耽擱了。
過了幾天,這個囚徒果真回來了,原來他因為回來的路上受了傷,所以比約定的日期晚了幾天。
至此,390名死囚全部如約返回。
李世民在看到這些即便將面臨斬首,但是還是按照與自己的約定回來的死囚所感動。
他認為誠信是為人基礎,既然他們能講誠信,證明他們還有改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