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華夏老百姓的要求並不高。

在封建社會,只要絕大多數百姓能夠吃飽穿暖,就已經算是盛世王朝。

因此,中原王朝大多數時候並不是缺少人口,而是缺少糧食。

由於連年的征戰以及災情不斷,即使李世民嘔心瀝血,大唐也只能保證大多數百姓餓不死而已。

雖然有了一絲盛世的苗頭,但還遠遠達不到貞觀之治的巔峰。

如今缺少糧食成了制約李世民成就無上霸業的唯一制杖,當然心有不甘。

況且,假如大唐有足夠的糧食,便能一舉收拾吐蕃這個跳樑小醜。

見李世民唉聲嘆氣,楊帆卻不以為然。

雖然唐朝缺糧,但也只是針對朝廷和普通百姓而已。

那些世家大戶家中並不缺少糧食,反而糧食如山。

可惜很難讓這些世家把糧食拿出來而已。

別人沒有辦法,並不代表楊帆也沒有。

只見楊帆成竹在胸的說道:“陛下可是在擔心,一旦與吐蕃開戰,世家便會哄抬糧家,前線軍卒會因此而後勤不濟。”

“不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果糧草不濟很可能會導致軍心動搖。”李世民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

楊帆微微一笑,如沐春風一般說道:“假如微臣能夠解決朝廷糧草的問題呢?”

“此話當真?”李世民顧不得失態,抓著楊帆的手臂急切的問道。

由於激動,李世民面龐變得通紅,頷下的短鬚也微微顫抖。

幸好現在很少有高血壓這種病,不然還真怕李世民抽過去。

不過,也難怪李世民如此!

只要有充足的糧草,收拾小小的吐蕃根本不在話下。

吐蕃即使再蹦躂,也不過是大一點的螞蚱罷了。

況且,假如真的能把吐蕃完全收服,這可是開疆擴土的大事。

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看著李世民怔怔的盯著自己,楊帆不慌不忙,反而左右而言他,說道:“陛下,微臣今日喝酒誤事,說了一些胡話,做了一些糊塗事,但事已至此,已無更改可能,你看……是不是不知者不罪?”

李世民眉頭微皺,沒想到楊帆這小子居然敢提條件。

如果真不追究這棒槌的責任,怎麼向長孫無忌交待,怎麼像皇后交代?

更何況這棒槌大庭廣眾之下辱了自己心愛的女兒,難道就這樣算了。

一時間,李世民臉色陰晴不定,心中五味雜陳難以抉擇。

一邊是自己心愛的女兒和朝中重臣。

另一邊可能是讓自己名傳流芳的機會。

李世民有些猶豫了!

而一旁李君羨則聽傻了。

滿朝文武,哪有人敢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跟李二陛下談條件?

真不知是該佩服楊帆的勇氣,還是說楊帆太憨,根本不知死活!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並沒有生氣,只是在權衡得失。

正因為李世民的猶豫,反而更說明了他的態度。

畢竟,李二陛下作為自詡堪比秦皇漢武的皇帝,什麼事都是一言而定,何曾在某件事情上如此為難?

狠狠的瞪了楊帆一會兒,李世民才緩緩開口道:“糧草從何而來?”

見到李二陛下開口問自己,就說明不會再追究對長樂公主的失禮之舉。

不由讓楊帆心頭暗暗舒了一口氣!

畢竟,即使李世民不鬆口,為了大局著想,楊帆還是會把籌集糧草的方法說出來。

當楊帆緩緩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李世民的臉色漸漸變得黑如鍋底。

緊緊盯著楊帆臉龐,好像想看出楊帆說的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