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商業奇才(第1/3頁)
章節報錯
只見武媚娘雙眼閃閃,兩隻大眼睛撲哧撲哧地望著楊帆,眼神是那麼神往。
口中情不自禁的暱喃著:“這世間真有這樣的地方麼?”
對於這個問題,楊帆不知如何回答,因為他也不知道,這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景而已。
即使是他以前生活的年代也沒有達到這樣的目標。
在這個時代,楊帆不會提出。
因為這時候的生產力水平遠遠還達不到。
不過,他想在大唐種下一顆種子,而後讓這顆種子慢慢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相當於一塊試驗基地,還需要慢慢的去探索,慢慢的去挖掘,慢慢去培育。
不同於農作物的試驗,制度這種東西是需要幾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去論證的,根本就不知道哪一條道路好。
因為兩種道路最終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沒有對與錯,沒有是與非。
選擇的道路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有可能會水土不服而枯萎,也有可能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長成參天大樹。
在駿揚坊推行的如此種種,是根據這時代的需求來的。
他想透過作坊(資本)以及技術革新讓大唐的財富能夠迅速的積累,以達到推動生產力快速發展的目的。
雖然如今沒有什麼可言,但卻是這時代最需要的。
在這裡,楊帆不會刻意去推行什麼男女平等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的產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出現的,並不需要什麼人強行去建立。
更何況,如果他敢提出來,一定會被滾滾洪流給淹沒,因為這不是一個人就能扛起來或者推動的。
這涉及到了整個社會的變遷,觸及到了大多數人的利益與認知,這違反了社會的規律。
民主文明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以及人文素質的發展程度,只有基礎打牢,才有民主孕育的土壤。
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民主文明自然而然會產生、會提高。
其實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很早以前就有了這樣的認知。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這就是老祖宗的見解,也是千百年不變的至理。
如果飯都吃不飽,談論什麼禮義廉恥、忠孝仁義,統統都是扯淡,根本就是空話大話。
既然他穿越到了這個時代,楊帆想為大唐做點什麼,利用自己知道的改變一點歷史程序。
例如讓大多百姓不至於挨餓受凍。
例如不用大唐子孫再去承受戰爭的痛苦,不用嘶吼著崖山之後無華廈,不用彎著膝蓋跪上幾百年,更不用讓堂堂華廈百姓被一個彈丸之地肆無忌憚的欺凌與屠殺。
想到這兒,楊帆撫了一下武媚孃的小腦袋,喃喃自語。
“那只是一種暢想,如今某隻是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大家吃得飽、穿得暖,媚娘不要多慮。”
武媚娘想不明白,吃飽穿暖還不夠好麼?
即使想破了她的小腦袋也不會明白楊帆的用心。
不過卻很快鎮定了下來,有楊帆在前面遮風擋雨,她又有什麼畏懼的呢!
即使是楊帆真的想造反,她也只會不畏艱險在後面默默的支援,因為他們夫妻一體榮辱與共。
想明白這些,兩人都默契的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上糾纏。
軟玉在懷!
嬌豔如花的武媚娘眼中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笑魘如花。
在楊帆看來,古之西施也不外如是。
終於知道古代的君王為什麼愛江山更愛美人。
這一個月的風餐露宿也算有了些許安慰。
兩人溫存了一會兒,武媚娘說道:“夫君離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