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剛開始有些裝逼的成分,可漸漸地,楊帆也融入到了詞境之中。
想到相隔一千多年的親戚朋友,不由愁從心頭來。
是呀,不知不覺來到大唐已半年有餘,不知他們是否安好?
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更何況是閤家團圓的中秋節。
孤孤單單一個人來到唐朝,從剛開始的彷徨無措到如今逐漸安定,看似大大咧咧無所謂,可又有誰能知曉自己內心的愁苦?
對親人朋友的思念並不會因為生活的安逸優渥而有絲毫減少,反而日佳漸濃。
來這裡的都是讀書人,雖然文人總相輕,可這首詞裡面的濃濃思念之情他們又怎能體會不到?
一般來說,不管什麼詩詞,只要寫出來,總會有其他文人批判,楊帆吟誦出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卻深深的打動了眾人的內心。
離家遠的不由生出了濃愁的思念之情,離家近的恨不得馬上回去與家人共度秋夕。
甚至有的人偷偷用袖角擦試眼角的淚水,只有通紅的眼珠留下了絲絲痕跡。
李恪此時也是一臉憂愁,想想秋夕過後即將遠赴安州,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自己的母妃。
西貝貨雙眼泛紅,刀削一般的香肩因為輕聲抽泣而輕微的聳動,一雙美眸默默望向楊帆,楚楚動人引人憐惜。
而孔穎達神情激動,不斷捧著手中未乾的這首詞嘟喃著什麼,即使是剛剛丟了面子的許敬宗也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此時武媚娘雙眸含情眼神迷離,不由自主站起身來,俏臉泛著紅暈輕輕貼靠在楊帆的肩膀。
一雙小手緊緊挽住楊帆的手臂,好似生怕他如同傳說中的仙人一般飛天而去。
喃喃自語聲,輕輕的烏噎聲,甚至很多人神遊物外一副魂離之色,一時間場面有些詭異。
還是楊帆最先回過神來,看著大家如此瘋狂的姿態,終於感受到了古詩詞對於古人的魅力。
古詩詞作為寄託了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產物,以前不理解這些詩詞為何能夠傳承千百年而不衰,如今才有了深刻的體會。
但他更佩服的是,蘇軾大大果然不同凡響,難怪有《水調歌頭》一出,其餘中秋詩詞皆俯首稱臣之說。
並沒有打擾眾人的興致,悄悄帶著武媚娘與小豆丁轉身下樓。
“此詞何名?”
剛要走出望月樓,身後傳來孔穎達有些顫抖的聲音。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說完,楊帆直接扭頭瀟灑離去,只給眾人留下一個飄逸的身姿。
直到背影消失在眼中,孔穎達這才收回目光,喃喃自語道:“天下才氣十鬥,忠義伯獨佔八斗爾,此子可謂世之奇才,前途不可限量。”
雖然大家都聽到了孔穎達的讚譽,卻沒有一人出言反駁。
……
優美的詩詞真如迷藥一般讓人迷醉,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有風流才子一說,即使是武媚娘這樣的女子也不例外。
回到了長安城,武媚娘還是眼神迷離的望著楊帆,眼裡柔情似水。
把小豆丁交給武順,楊帆扶著軟若無骨的武媚娘回到後院主臥。
看著武媚娘水波一般的美目,明顯是動了情,只見她環臂摟住楊帆的脖子,將香唇湊到楊帆耳邊,呢喃著說道:“郎君,咱們圓房吧。”
感受著武媚娘滑膩柔軟的嬌軀,楊帆有些訝然。
雖然除了最後一步其他的都已經做過,但在白天,武媚娘還從來沒有這樣的舉動。
以前甚至是親密一點的動作也是熄了燈以後才敢。
這詩詞真有這麼大的魅力?
想到這兒,楊帆不由揶揄地打趣道:“現在正值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