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零章 提點(第1/4頁)
章節報錯
雖然李泰一副色厲內荏的模樣,但楊帆卻絲毫無懼,反而一副看白痴一樣的看著他,悠然說道:“儲君之位乃國之重器,莫非殿下以為可以隨便說廢就廢?如果你是這麼認為的,那麼也太天真了!即使陛下英明神武,但太子之位也不是能一言而定的,你認為呢?”
李泰愣了一下,不知如何反駁。
雖然皇帝是天下共主,大唐所有的一切從理論上來說都是皇帝的,他想給誰就給誰。
可是儲君之位卻不同,這裡涉及到了各方勢力的博弈,還真不是皇帝金口一開就能讓所有人莫敢不從的。
更何況,李二陛下最好名聲和麵子,更不會搞什麼一言堂!
此時朝堂上雖然看起來一片盈和,其實內地裡勢力盤結、利益交錯。
尤其是那些世家門閥,若是碰觸到他們的利益,便是皇帝他們也敢動。
雖然這幾年李承乾很不受李二陛下待見,但支援太子李承乾的世家可不少。
因為李承乾越軟弱越無能,一旦登上帝位,這些世家所得的收穫也將是巨大的。
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李承乾參與謀逆,李二陛下一旦廢黜,必定會受到這些人的反彈,除非李二陛下給予相應的補償。
畢竟,廢儲、易儲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不涉及到那些世家門閥的利益?
但李二陛下會屈服嗎?
答桉是否定的!
李泰不是傻子,反而很聰明,對政治的敏感度很高,自然明白楊帆的意思。
不過,他對於自己的父皇卻崇拜到極點,於是冷笑一聲,反駁道:“那些世家門閥不好對付,但你以為父皇又是吃素的?”
李泰以前當然也想過類似的問題,但是他深信,只要是李二想要做的事情,那就沒有人能攔得住。
只要李二要立他為儲君,便是那些世家門閥統統跳出來阻止,也沒什麼用。
作為從屍山血海裡闖出來的皇帝,如果因為別人的反對就不敢去做一件事,那李二也不可能成為萬邦臣服的天可汗!
在李泰看來,只要李二陛下真的有心易儲,誰敢擋在他的面前?
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當年他的大伯和三叔不也沒擋住自己父皇的腳步!
楊帆笑而不語,又自個自斟了一杯茶水,緩緩飲盡。
今天楊帆之所以和李泰探討這個問題,並不是害怕李泰真的能把他怎麼樣。
而是不想看到手足相殘的人間慘劇在自己身邊發生。
對於李二陛下,其實楊帆的心情是很複雜的。
從原歷史的記載來看,李二的前半生可以說是一位曠古爍今的帝王,這是母庸置疑!
雖然他殺兄弒弟逼父讓位,無論他的人品如何,卻從來沒有人能夠否認他的功績。
正因為他一手締造了強大的唐帝國,讓這個國家縱橫八荒,讓這個民族挺直嵴梁,直到千年以後唐風依舊。
從這方面來講,李二陛下是一位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帝王。
可就是這樣一名千古少有的帝王,對於接班人的培養方面毫無疑問是失敗的。
當然,並不是說李二陛下的接班人不優秀,而是這幾個人都太優秀了,而李二陛下卻不阻止他們的競爭。
連世人眼中最懦弱的李承乾,也是在腿殘疾之後面對壓力才自暴自棄。
即便這樣,原歷史他也敢造李二的反,可見李承乾也並不是外表看起來那麼草包。
在楊帆看來,李承乾造反並不只是為了推翻李二自己當皇帝。
作為太子,根本沒有必要做這樣的事。
他只要安分守己就能夠接任皇位,又何必去造反呢?
更何況,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