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一首《愛蓮說》便洋洋灑灑顯於紙上。

剛開始,眾人還不以為意,隨著楊帆一字一句寫出,大家張大嘴巴,簡直難以置信。

剛剛這棒槌寫了一首詩讓竇奉節氣憤不已,如今又寫了一首如此曖昧的詩。

這是要鬧大啊!

雖然這首詩也寫得很好,但‘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是什麼意思?

剛剛太子殿下才把長樂公主比喻為蓮花,楊帆馬上來一句我獨愛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這真是棒槌的行為!

寫完後,楊帆帶著迷離醉意看著太子李承乾,得意地道:“太子殿下,可還滿意?”

剛剛不是比喻長樂公主為蓮花麼?

那我就給你整出一首《愛蓮說》,看你們還有什麼挑剔的。

這可是妥妥的千古名篇,誰要敢說不好,那你找出一首比這首好的來。

得意過頭了,楊帆卻根本沒注意這首詩的應用場景。

正想迎接眾人的恭維之時,楊帆扭頭掃了一圈,發現眾人都用一副震驚的眼神看著他。

此時,長樂公主又羞又氣,俏臉通紅,狠狠一跺腳,細腰一扭快步離去。

這是什麼情況?

楊帆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而長孫衝就像一頭被激怒的莽牛,紅著眼睛發瘋似的朝著楊帆衝過來,一拳撩在了楊帆的胸口之上。

在沒有防備之下,楊帆直接被打了個趔趄。

楊帆頓時大怒,醉意朦朧,紅著眼睛道:“汝找死麼?”

長孫衝絲毫不懼,狠狠的盯著楊帆,牙齒死死咬著嘴唇也不說話,好像與楊帆有殺父之仇。

李承乾見到楊帆發怒,趕緊喝道:“竇駙馬,還不趕緊把長孫駙馬拉住?”

雖然李承乾也很想長孫衝能教訓楊帆這個口無遮攔的傢伙。

可他明白,以楊帆的武力,十個長孫衝上去也是找死。

剛剛能打中楊帆一拳,也是趁其不備。

顯然,這棒槌真是喝多了。

否則怎麼能當著長孫衝的面,在大庭廣眾之下寫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種臉紅耳熱的詩句?

竇奉節死死把長孫衝抱住,眼中充滿了同情。

長孫衝丟的臉可比他大多了!

畢竟剛剛楊帆寫給永嘉公主的詩只是隱晦的表達。

哪像現在,楊帆這棒槌直接當著長孫衝的面寫出我喜歡你家老婆的話。

這不是赤裸裸的打長孫衝的臉嗎?

長孫衝不被當場氣死已經算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