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了。

心中醞釀了一下措詞,直接說道:

“陛下,此事屬實,禮部侍郎楊帆貴為忠義侯,平素不以身作則就算了,居然還幹出如此匪夷所思、惡貫滿盈之事,造成了極不好的影響,微臣請求陛下允許崔大人的請奏。”

李世民的臉頓時黑了起來,看向兩人的眼神有些陰沉。

驪山之事李世民當然清楚,畢竟當天李世民也在驪山之上,甚至還教訓了楊帆一頓。

更主要的是,李世民都已經打算過些時候讓楊帆前去駿揚坊避避風頭。

可天算不如人算,崔、杜兩個世家子弟居然在今天同時對楊帆進行彈劾!

李世民面色不善,沉聲問道:

“兩位愛卿,忠義侯致人傷殘,兩位可是親眼所見?”

“陛下,微臣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長安城早已傳遍,陛下可以讓……”

話未說完,李世民直接打斷了杜峰的話:“豈有此理,子虛烏有的事情,你們居然拿到如此重要的朝會上來浪費時間,簡直無理取鬧,朕讓御史臺聞風奏事,可不是讓你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拿來朝會上亂說。”

李世民只能拿出拖字訣。

在他看來,只要風聲過去,又沒死人,並不算什麼大事。

看著李世民強硬的態度,眾大臣有些意外。

要知道李世民一直以來是一名兼聽則明的君主,很少有這樣獨斷專行的情況發生。

而知道內情的大臣,當然清楚李世民是為了幫楊帆把這事給掩過去。

眾人心中嫉妒楊帆受寵的同時,又暗罵崔永平、杜峰不知好歹。

沒看到李二陛下臉色都黑了,兩人卻還是一副絕不罷休的樣子,簡直找死。

真以為自己出身世家,就可以為所欲為?

難道真以為李二陛下的刀不利否?

其實杜峰兩人哪裡是不怕死啊,此時內心正慌得不行,只是他們抓住了李世民的軟肋。

李二陛下此人,雖然英明神武,是少有的名君,但素來愛惜自己的羽毛,因此杜峰他們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請陛下明察!”杜峰與崔永平對視了一眼,硬著頭皮伏請道。

‘伏請’,其實相當於頭點地,在唐朝的官場上是極其少見的,因為這代表了官員的決心。

即使李世民作為帝王,也不能等閒視之,一時間有些左右為難。

魏徵心中哀嘆一聲,眼神快速的看向了楊帆的所在位置一眼,說道:“陛下,此事是否屬實,或者有什麼隱情,忠義侯正好在太極殿中,請當事人一辯即知。”

魏徵說此話,並非是故意針對楊帆,在心裡面,魏徵其實很看好楊帆這個年輕人的。

只是杜峰兩人既然用了‘伏請’的態度。

作為門下省侍中,為了維護朝廷的法紀、御史官員的尊嚴,魏徵必須出來說句公道話。

見魏徵說的話,知道內情的人不由為楊帆默哀一聲。

魏徵愛死諫是出了名的,如果知道了內情,但凡被他盯上的,麻煩都不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