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二陛下的問話,其實楊帆心裡已經知道這位皇帝是想換太子了。

只是不知道李二是想讓李泰還是李治上位。

從個人角度上來說,楊帆並不認為易儲是一個好的選擇。

雖然在原歷史中,李承乾的才華和能力其實並不突出,但他卻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比較仁厚。

這樣的人也許不能成為開國之君,但作為守成之主其實並不昏庸。

雖然李承乾未必如李二陛下那樣英明神武,但絕對會愛民如子,對朝中的大臣亦能寬容對待。

如今大唐並沒有大奸臣的生存空間,只要李承乾不自己作死,還是能夠平穩過度的。

當然,李泰若當上皇帝,其實也不錯,那小子雖然很鬼,但性子並非是刻薄之人。

而對於李治,楊帆是絕對反對的。

因為這傢伙曾經想打武媚孃的主意,從那時候起,楊帆就已經決定不能讓李治當上皇帝。

況且,一旦李治當上皇帝,那麼大唐豈不是又走上原來的那一條道路?

不可否認,原歷史中李治當上皇帝后,大唐的版圖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但整個盛唐,其實也是在李治當政時期埋下了禍患。

因武媚孃的上位,導致朝中忠烈之士皆盡反對,導致武媚娘不得不展開鐵血手段來鞏固自己的皇位,將反對者一一清除。

自那以後,正直之士或罷黜、或斬殺,使得朝堂之上皆是一群趨炎附勢的傢伙。

用這樣的臣子冶理國家,皇帝英明神武還沒什麼大問題。

一旦皇帝祿祿無為、亦或者昏庸無能,這些人就會把帝國搞得烏煙瘴氣。

如今貞觀一朝盛世已現,忠臣良將眾多,當皇帝其實並不需要太大的才能。

畢竟,亂世才需要殺伐果斷的皇帝,而治世的皇帝,卻只要聽得進忠言。

雖然歷史上那個野心勃勃的武則天女皇陛下現在已被自己收歸房中,歷史程序也隨著他楊帆到來發生了改變。

但無論他這隻來蝴蝶是否扇動了翅膀,但只要動那麼一下,便足以引起歷史的一場風暴,也將徹底改變歷史的程序。

如今與長孫無垢發生了不清不楚的關係,楊帆的命運也與李承乾幾人發生了糾葛。

為了避免自己女人傷心,那為什麼不能讓大唐的皇權順利的繼承下去?

假如能少一些明爭暗鬥、兄弟鬩牆帶來的動盪,這貞觀盛世想必會更加璀璨,大唐的百姓也將會更加幸福。

權衡利弊以後,楊帆說道:“陛下,侯君集和李元昌此次謀逆,雖然最開始打著太子的旗號,但在微臣看來,裡面其實頗有蹊蹺。”

“正因為侯君集與太子的關係,所以才讓大家聯想到太子殿下是否參與,但這也是整件事情中最反常的地方。”

“太子殿下仁厚,卻並不是傻子,如果真要謀逆,為何東宮六率一兵一卒也沒有調動,這豈不是相互矛盾?”

話雖這麼說,但是楊帆也知道,李承乾這一次算是被侯君集坑慘了。

不僅得不到,還難以洗清自己的嫌疑,定然被李二陛下猜忌。

不過,楊帆也覺得自己夠意思了。

在如今這種緊要關頭,除了支援太子一系的官員,想來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敢為太子說話的。

唉,還是咱厚道啊!

當然,咱給的是長孫無垢的面子……

豈料,李二陛下根本不想聽楊帆這些,臉色一板,喝斥道:“簡直胡言亂語,朕是問你對於太子這個人如何看法,你卻言及太子牽址謀逆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是何居心?”

“不過,朕念你初犯,也是出自好意,那就不責罰於你了,記住,官場之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