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輕輕吁了口氣。

不過,聽到上山的官員和百姓有半數死亡,心底卻有些沉重。

不管怎麼說,這裡面很多人都是無辜的,而且確實是擔心他的身體狀況才上的山。

原本李二陛下就是裝病,目的是為了試探到底有誰想要反叛,所以才選擇了縱容,這才將這些人牽連進來。

此次謀逆,讓這些手無寸鐵的官員和百姓成為最悲慘的炮灰。

不過,李二到底是皇帝,而且是歷經戰火的帝王。

曾經敢在虎牢關前三千對十萬,敢在玄武門下殺兄弒弟,他的心志早已磨鍊得如磐石一般堅硬。

心情只是稍稍的沉重了一會兒,李二很快便恢復了正常。

為了清除這些內患,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又有什麼是不能犧牲的呢?

想到這兒,李二陛下很快釋然,問道:“此次的敵我雙方傷亡如何?”

尉遲恭來之前顯然做過了功課,馬上回答道:“左武衛傷亡820人,百騎和萬年縣公的護衛傷亡130人,南衙禁軍傷亡350人……我方將士共計傷亡人數1300餘人。”

“而此次參與謀逆的左衛軍1500人,突厥叛軍1200人,漢王李元昌招集的死士和門客2000餘人,受蠱或參與的官員和百姓有500人左右,叛軍共計5200人左右,叛軍死傷3000人左右,其餘人等全部關押,主要的參與人員已經全部帶到行宮外面,請陛下定奪。”

聽到如此大的傷亡,眾朝臣一片譁然。

以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為首的一眾大臣來到行宮外。

見到一眾叛軍和官員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都不由長長鬆了口氣。

只是再看看另一邊成堆的屍體,一個個又都打了個寒顫!

這些人腦子壞了不成,怎麼會跟著李元昌和侯君集玩這麼一出逼宮的戲碼?

不過眾人也有些慶幸,幸好帶頭的李元昌和侯君集都當場伏誅。

若是被他們謀逆成功,可能戰亂四起、生靈塗炭才是大唐最終的歸宿。

看著緊隨其後出來的李二陛下,眾臣齊齊躬身施禮,口中大呼道:“陛下鴻福齊天,自有上天護右,我等為陛下慶賀,為大唐慶賀。”

李二陛下面沉似水,沉聲說道:“將這些叛軍的屍體收攏一下,找一個地方掩埋了吧,至於我方犧牲的將士,必須做好統計,無論死傷,皆要做好撫卹,務必將人心穩固。”

“另外,此次參與叛亂的官員,死去的不再追究,受到蠱惑的考察過後才能任用,朕不想聽到什麼不利於朝廷的流言蜚語。”

“諾,請陛下放心,微臣會盡快做出方案!”

這種事涉及到軍政,自然是房玄齡和李績的任務,兩人趕緊應了下來。

回到行宮內,李二陛下再次問道:“叛亂期間,長安城是否有動亂,東宮太子可有異動?”

涉及到皇家之事,一眾大臣盡皆沉默。

雖然侯君集與漢王李元昌打著扶持太子登基的名頭犯上作亂,太子又豈能安然無恙?

可問題是,這話只是侯君集與李元昌說的,可人家太子李承乾並沒有親自參與。

強出頭反而會兩邊不討好,這種事,聰明人都不會多嘴。

在場的人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自然不會犯這樣的低階錯誤。

所以,對於李二陛下的問話,誰也不敢回答。

誰也不敢保證太子真的無辜,誰也不敢說太子真的參與其中……

但眾人已經知道,太子再次失寵已是不可避免。

雖說軟弱的太子一直未曾表態接受侯君集等人的支援,更未曾參與到整個叛亂的計劃當中。

甚至可能是被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