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斷一臂,投資在李承乾身上這麼多,長孫無忌當然不甘心。

只見長孫無忌乾咳一聲,清了清嗓子,大家知道,恐怕這位怕是要護犢子了。

百盟書

果不其然,長孫無忌瞄眾人一眼,說道:“侯君集雖然有錯,但也只是在於枉顧軍紀、不嚴於律己,損害了大唐的形象,屬於御下不嚴罷了,罪不至此,依微臣看,忠義侯楊帆罪責更深。”

“其一,忠義侯故意斬殺吐蕃降臣,恐怕會引起西域諸國驚懼,如果大唐日後與西域各國交戰,誰還肯率部投降,這對大唐極為不利;”

“其二,忠義侯身為下官卻敢當眾違抗軍令,簡直是藐視軍法,軍隊遠征,自當上下一心,無論對錯,應當按照上官命令列事,楊帆公然違抗主帥的命令,甚至煽動督運營所部對抗主帥,若是任其胡作非為,軍紀何在?”

“其三,忠義侯為貪慕軍功,拒絕祿東贊率吐蕃餘部投誠,置吳王殿下於險地,實乃藐視皇族,罪不可赦。”

作為老狐狸,長孫無忌當然知道避重就輕。

既然侯君集罪責證據確鑿,想要救他,只有讓大家的注意力從他身上轉走,而楊帆就是一個很好的替罪羊。

再說,長孫無忌從楊帆身上感受到濃濃的威脅感,當然不是威脅到他自己,而是威脅到他的兒子長孫衝。

眾所周知,在楊帆未出現之前,長孫衝一直是長安城年輕一輩的佼佼者。

兒子從小聰明慧敏,才華橫溢,又被陛下看重,更是娶了李世民的嫡長女長樂公主為妻,可謂是大唐官場之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未來不可限量。

假以時日,兒子長孫衝必然成為年輕一輩的代表人物,像他自己一樣成為帝國的重臣、支柱。

但是自從楊帆猶如彗星一般崛起之後,耀眼的光芒徹底將長孫衝掩蓋住了。

論身份,楊帆遠不如長孫氏這般高貴,可楊帆聲謄卻更高,在民間之中,楊帆菩薩心腸的名聲廣為流傳。

論才華,詩才無雙更是的楊帆的稱號,即便是大儒孔穎達也曾發出天下才華十鬥,忠義侯獨佔八斗的感嘆,雖然有誇大之嫌,但也遠非長孫衝所能比擬。

論能力,楊帆每每做事,根本不拘泥於形式,總是能舉重若輕的把事情辦好,從這一點上來看,性情溫和,循規蹈矩的長孫衝差之甚遠。

論官銜爵位,原本兩人的官職都屬於四品官員,也算是旗鼓相當,一旦兒子長孫衝繼承了他的爵位,還能夠壓楊帆一頭,可現在就不一定了。

從奏報上來看,楊帆那小子居然以幾千兵卒大破吐蕃幾萬大軍,簡直是不可思議。

一旦攜滅國之功回來,雖然可能由於太年輕不一定能夠授予國公之爵位,但在官位上更進一步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如此軍功讓楊帆在軍政兩界的影響力更是一時無兩,自己的兒子長孫衝拍馬比不上。

略有安慰的是,自己兒子長孫衝尚的是李二陛下的嫡長女,屬於最受寵愛的公主。

可楊帆那小子也不差呀,不僅是‘娶’公主,而且高陽公主的受寵程度也是排在所有公主前三的。

最後一比較起來,長孫無忌無奈的發現,自家兒子除了出身比較好以外,似乎每一樣都比楊帆那傢伙差上一些,這樣長孫無忌怎麼接受得了。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