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收到的一百多本彈章裡,起碼有十本是在朝著朱由棟開火。

這十本里,大多數上奏者還是苦心婆心的給皇太孫講道理:太孫,咱們不談錢好不好?談錢是很失身份,很沒有道德的一種表現。太孫以後要好好唸書,努力學習聖人之言。時時刻刻以聖人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總算是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乃是范仲淹的名言,歷代儒家,尤其是朱聖人那是極為稱道的。所以倒沒人敢在這句話上對皇太孫大加鞭撻。

但是呢?我們這些當官的富裕,那些豪商富裕,乃是天經地義的。怎麼就成了一路的禍害了呢?太孫你說這話還是讓我們很憤怒啊!

所以,也有極少數的彈本。直接對一個四歲的孩子開噴。

什麼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啊。什麼龍生九子,良莠不齊啊。更有誅心的說什麼龍里面有好的也有惡的——隱晦的指出這頭降世的蒼龍可能是條惡龍,是來禍害我大明的云云。

對這些東西,朱由棟的心態很好——穿越之前,他噴過別人,也被別人噴過。而且那個時代的噴子們,已經把各種段子運用得爐火純青。這明代的言官們,嗯,戰鬥力是很強,但是對於我這種心理素質極其強大的人來說,真的不夠看!

彈唄,隨便彈。小爺臉皮厚,吹彈不破也!

不過,說小爺是惡龍的那位,哦,戶科給事中楊應文?很好,你的名字小爺記下了,有機會一定做了你!

“棟兒。”

“皇爺爺請吩咐。”

“雖說這些奏疏,皇爺爺會全部留中。但是你的侍講人選,可得儘快定下來了。”

“哦,好的。孫兒但憑皇爺爺安排。”

大明一朝的皇子皇孫教育,前期一般是由詹事府負責。到了後面,詹事府基本成了翰林升職的跳板,已經不怎麼管事了。具體教師的安排,其實權,已經到了內閣的手裡。

一般而言,侍講的挑選模式到了這個時候,其慣例是這樣的:翰林院提交初步人選,經內閣稽核同意後,派出六到十名人選,到被教育者(皇子或皇孫)面前進行試講,之後由被教育者勾選幾人。

一般來說,被教育者以後要麼做皇帝,要麼做親王,所以,他們是君。君選定的人,只要不是太糟糕,內閣也不會駁回——本來就是你們內閣選出來的,我不過是進行了二次選擇而已嘛。

當年老朱建國的時候,關於皇室子弟的教育,說了這麼一段話:以前各個朝代的皇室教育,都是請專門的大儒來教孩子,這些大儒只擔任太子府裡的官職而不擔任朝廷官職。結果容易造成太子府的老師和朝廷的官員各成體系,互相矛盾,而且嚴重影響父子感情。我朱重八決定,以後由現任朝廷官員來兼職教皇子。如此,就能實現將來太子登基後的無縫銜接。

所以,明代的侍講老師,從皇子或者皇孫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介入他們的生活。不可避免的會把自己的三觀轉移到被教育者身上。那麼,在被教育者將來長大成人,特別是榮登九五之尊後,本來就是朝廷官員的侍講老師往往就會進入仕途的超級快車道。

而對於被教育者來說呢,侍講老師就是自己將來登上大位後最親近的人。這就是自己的第一支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