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下的各種廠房全都變賣了(王田自動收歸國有),再把所有的流動資金都抽回來,就算這樣也只有四五百萬。然後再加上鄭貴妃傾盡全力支援,朱常洵來朝鮮就國的時候,總共也就帶了一千萬銀元。結果,九個月之後,這錢就要見底了。

“那個,長史啊,我福國什麼時候能夠秋收啊?”

“大王,我福國南北縱橫三千里,各地秋收時間差異較大。南方有些地方秋收都已經完成了,但北方估計還有一些時日才會開始。不過大王,就算是秋收了,因為您在漢江口登陸的時候,就已經說了今年免稅。所以,秋收之後,百姓的賑濟或許可以停下來,但是,士兵的口糧不能省,我們還是得繼續向周國、唐國購買糧食。”

“哼!周世子和唐世子兩個奸商!據聞他們在國內,以六石糧食一塊銀元的價格收購糧食,轉手賣給我們就是三石糧食一塊銀元,足足賺了一倍不說,還要我們自己承擔運輸......偏偏這兩個傢伙輩分還比寡人高,寡人......嘿!氣死寡人了。”

“大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麼。周國、唐國分到了好地方,據聞那裡的土地普遍一年兩熟甚至三熟,自然糧食便宜。如我福國,一年只能收一季不說,北方的平安道和黃海道還只能種植小麥......兩國在農業上不可同日而語。加之現在大明本土以及東邊的桂國,都在大量購入糧食,這周、唐二國坐地起價,我們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罷了罷了,錢嘛,寡人再厚著臉皮去找太上太皇要。不,是借,這個以後要還的。總之呢,長史,該有的賑濟不能停。這十萬士兵還得暫時養著。當然,我福國現在透過黃冊清查,全國也不過一千萬帶點的人口。加之後方就是大明本土,海對面又是桂國。所以養十萬大軍實在是太浪費了。等黃冊清查完畢後,想辦法安排部分士兵復員,到時候兵部和戶部要拿出一個方案來。總之,寡人覺得,國內留個三萬常備軍就足夠了。”

“是,臣領命。大王,接下來還有一個事情要趕緊做。”

“何事?”

“大王,大明本土最近六大報連篇累牘的在對理學進行攻擊,皇上的心思到底如何已經很明顯了,我福國也應該儘快表態,否則,若是讓唐、周、桂走在了我們前面,只怕會引起皇上的不快。”

“啊!長史這個事情提醒的是!寡人疏忽了。”

可以說,雖然剛剛做一個實權國王不過九個月,但到底是長期處於一個國家的頂端。所以朱常洵對朱由棟的種種舉措,其實看得很清楚。

在朱常洵看來,朱由棟最近半年在思想文化上的一系列大動作,其實根本追求的就四條。其一,將權利義務對等揉進國民的核心價值觀裡。其二,糾正“德治”,提倡“法治”。其三,在前兩條的基礎上徹底廢掉“天人感應”。其四,在第三條的基礎上,提倡科學。

對第一條,朱常洵不反對:這一條對皇帝、國王的要求,無非是國民對君主效忠,君主保護國民而已——這本來就是大明皇族一直在做的事情。幾百年來,皇帝拼了命的抑制土地兼併,不就是在保護百姓麼?

實際上,提出這一條的根本目的,是用來給官員劃線:從今以後,你們不是牧民之官,而是享用了民脂民膏為民服務的公僕!

先要有了這一條,然後才能整頓吏治。

如何整頓吏治呢?以法代德。朱常洵在六大報連篇累牘的報導中敏銳的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六大報上諸子百家的學說都有,但很明顯,官方是在推崇法家的一些思想,以及西方,尤其是古羅馬的法律思想。

對這一點,朱常洵那是舉雙手贊成:福王殿下早年在國本之爭中,被東林黨的那群開口道德,閉口聖人的偽君子給徹底搞壞了胃口。他非常清楚:皇帝並不是要徹底否定儒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