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 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事情要一件一件的慢慢做過來嘛,讓他們稍安勿躁。”
太孫殿下深得軍心,所以他敢說這樣的話。再說了,拋開那些已經逃亡得只剩下一個架子的衛所們不提。便是現在大明的軍鎮兵,他們的月俸已經不低了一個招募來計程車兵現在每個月可以拿到15塊銀元,將領們自然拿的更多。而且就算是軍鎮兵,也是有自己的駐地的,多少也有些產出。所以,部隊的薪俸提升,可以稍微緩一緩。
“大司徒。”
“臣在。”
“這個方案裡,除了文官和吏員,孤沒有看到服役的胥民其月俸是多少啊。”
“啊殿下,百姓為國家服役,乃是祖制。是沒有任何酬勞的,這個,臣實在不知殿下還有給這些人發俸的打算。”
我怎麼會不想給這些傢伙發放俸祿呢這些才是最接近百姓的人。百姓對『政府』的觀感,正是從他們身上才會有最直觀的感受啊。
文官二萬三,吏員五萬。毫無疑問,以中古時代低階緩慢的行政效率,這不到八萬的文職公務人員,是無法對一億多人進行有效管理的。哪怕明代『政府』機構和現代『政府』比起來,少了很多工作比如公共工程、環保、衛生、社會保障等等。但即便如此,這點公務人員,還是太少了。
所以,整個大明各級『政府』裡,還有更多的差役胥。
吏是固定的職務,胥是輪換『性』質的差。
比如說各級縣衙的衙役,他們就既不是官,也不是吏,而是民。只不過是到縣衙服徭役的民。
按照大明律法,服徭役,是十年一次,一次一年。而且這一年裡,你非但不能照顧家人和自己的田地,還得自帶乾糧去給國家當差。
所以,服徭役,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那就是涉及到家庭能否維持,自身能否活下去的大關礙。但如果能夠到縣衙裡去服役,那就非但不會有什麼危險,反而是生髮的好機會了。事實上,二百多年下來,縣衙裡的衙役,很多都已經是子承父業,出現世襲了。
總之,這一部分的役民,才是大明各級『政府』公務執行力的主要執行者。而這部分的役民,是絕對沒有任何薪俸的。
而這一塊有多少呢至少也不下十萬。
他們沒有任何薪俸不說,還得拋棄家裡的土地來應差。你說,若是他們進了縣衙應差,手裡有了那麼一丁點微末的權力,會不會拿來搞權力尋租
絕對、一定,以及肯定。
所以,這一部分人員的錢得算到預算裡去不是直接給這部分人發工資,而是國家造一筆這樣的預算,用這筆預算僱傭無業年輕男子這樣的人在大明這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里簡直不要太多這就是臨時工啊
。